抗日时期中国武器装备:手榴弹
抗日时期中国武器装备:手榴弹
今天来为大家盘点中国抗战时的手榴弹
巩式手榴弹,由河南兵工厂制造,产量超三万多,里面装填黄色TNT炸药,上面的包铁是铸造的,用来增加投掷距离和杀伤效果。一颗手榴弹标准重量是750克,但由于炸药不纯、包铁质量差,经常一炸只能把包铁炸成两块,也炸不到日军。但就是这样的货色,也是供不应求,因为八路军太穷了。 你看看亮剑里说的就是这个。
反过来,日军的地瓜式手榴弹,每个只有500克重,体积小,好携带,一个步兵能带6颗。但上面有15-16小块包铁,设计生产质量好,一炸就能产生至少15块破片,杀伤半径达到12米,扔进八路军冲锋队形里能炸倒一片,多数都是被弹片击穿身体的。
日俄战争结束以后,日本就开始研究新式手榴弹。
随后的一战中,欧洲列强都大量使用手榴弹,比如德国的木柄手榴弹和英军的菠萝手雷。
自然,日军也不甘落后。
1921年,日军推出的第一款现代化手榴弹:大正10年式手榴弹。
大正10年式手榴弹并非传统的投掷型手榴弹,还兼作为大正10年式掷弹筒的弹药。
所以掷弹筒,其实就是一门超轻型迫击炮,作用类似于今天的榴弹发射器。大正10年掷弹筒是日军第一款批量装备的掷弹筒,射程最远为175米,远远超过投掷手榴弹的距离,重量很轻只有2.6公斤,成为日本步兵班的面杀伤火力支柱。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M24手榴弹的背后,都是血与泪的历史。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大劫难。此战争,中华民族先后有几千万优秀儿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工业极不发达。当时的中国步兵单兵装备是极其简陋的。一把大刀,步枪也没有做到人手一把,重武器更是少之又少。
而M24手榴弹不需要复杂的制作工艺以及高端的材料,加上对使用者的要求低,不像步枪、机枪或火炮那样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有效使用,所以它更适合当时全民抗战的基本国情。而所有M24的仿制品中,产量最多、改进最合理的要属巩县兵工厂生产,1939年开始大量装备的“巩式手榴弹”。
它的主要特点是弹体较短,只相当于M24的2/3,重量也只有450克,大约为M24的70%,其木柄形状也做了调整,使之更适合携带,在外形上也没有M24标志性的突缘。巩式比M24更符合中国士兵的臂力和体力,在和日军装备的九三式和九七式手榴弹的交手中也颇占优势。不过也有明显的弱点,就是装药量只有50克,爆炸威力比M24要小得多。
最后关注一下呗!
-
- “国子监”你可能念错了!到底哪里出问题了
-
2023-12-09 04:43:24
-
- 太阳金字塔坐落在哪里,揭示太阳金字塔未解之谜
-
2023-12-09 04:41:19
-
- 山西戏曲人物之上党落子艺术家郭明娥
-
2023-12-09 04:39:14
-
- 盘点:老戏骨(计春华)八大经典角色,你都看过哪些呢?
-
2023-12-09 04:37:09
-
- 经典高干文!4本高质量青梅竹马,一个大院长大,两小无嫌猜
-
2023-12-09 04:35:04
-
- 基本护肤的5正确步骤,小白护肤必须知道的步骤
-
2023-12-09 04:32:59
-
- 国四车什么时候会强制报废?
-
2023-12-09 04:30:54
-
- 道教三十六重天,玉帝只掌管三十三重以下,上面几重归谁管?
-
2023-12-09 04:28:49
-
- 被臭虫叮咬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广大网友告诉你事实真相
-
2023-12-09 04:26:44
-
- DNF更新在即,帝国竞技场即将上线,这些小知识你都需要了解一下
-
2023-12-09 04:24:39
-
- 中国著名十大音乐家,第一个你一定从小就认识!
-
2023-12-08 22:22:24
-
- 中国军队的第14集团军,战斗力很强悍,到底拥有多少兵力?
-
2023-12-08 22:20:19
-
- 早在《聪明的顺溜》之前,就有一部军旅动画叫《三毛从军记》
-
2023-12-08 22:18:14
-
- 雪莉、秀智、惠利、世勋、田柾国、李泰容......还有这样的缘分
-
2023-12-08 22:16:09
-
- 王思聪开保时捷918被超跑俱乐部所拒:不好意思不够格
-
2023-12-08 22:14:04
-
- 同为1799元,骁龙660+6G和麒麟960+4G,机智的你会如何选择?
-
2023-12-08 22:11:59
-
- 私藏干货大分享!4大快速提升水族知识的论坛网站
-
2023-12-08 22:09:54
-
- 圣斗士:同为处女座黄金圣斗士,沙加、施寂摩、阿斯密达谁更强
-
2023-12-08 22:07:49
-
- 社会心理学:旁观者效应
-
2023-12-08 22:05:44
-
- 邵小珊为什么炮轰范冰冰?原来她也是一个可怜的人
-
2023-12-08 22: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