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几根弦,古琴的后两根弦是怎么回事?

2023-09-04 15:09 来源:蝶族生活网 点击:

古琴几根弦,古琴的后两根弦是怎么回事?

古琴的后两根弦是怎么回事

后加的第六七弦是第一二线的八度中音

称之少宫、少商

具体如下:

一弦属土为宫。土星分旺四季。弦最大。用八十一丝。声沉重而尊。故曰为君。

二弦属金为商。金星应秋之节。次于宫。弦用七十二丝。能决断。故曰为臣。

三弦属木为角。木星应春之节。弦用六十四丝。为之触地出。故曰为民。居在君臣之下为卑。故三弦下八为此也。

四弦属火为徵。火星应夏之节。弦用五十四丝。万物成美。故曰为之事。

五弦属水为羽。水星应冬之节。弦用四十八丝。聚集清物之相。故曰为之物。

六弦文声主少宫。文星柔以应刚。乃文王之所加也。

七弦武声主少商。武星刚以应柔。乃武王之所加也。

古琴的后两根弦是怎么回事

古琴是几弦最好

七弦和九弦

宋太宗好琴,效仿文王、武王,想把七弦古琴加二弦而变为九弦琴。当时的宫庭琴师朱文济对此坚决反对。由于朱文济在琴界的声望,他的反对使宋太宗打消了加弦之念,但也极为扫兴。从此朱文济在宫庭中受到冷落。

古琴是几弦最好

琴瑟都是几根弦

 琴是7根弦,瑟是25根弦。

 古琴有七条弦,因此又名七弦琴,这七根弦的名称从外到内依次分别称作宫、商、角、徵、羽、文、武。在减字谱上又简称为一弦(一)、二弦(二)……七弦(七)。这里有一点需要引起注意,那就是弦名不是音名。也就是说,宫弦并不是宫音,商弦也并不是商音。

瑟,古老的汉族弹弦乐器,共有二十五根弦。古瑟形制大体相同,瑟体多用整木斫成,瑟面稍隆起,体中空,体下嵌底板。瑟面首端有一长岳山,尾端有三个短岳山。尾端装有四个系弦的枘。首尾岳山外侧各有相对应的弦孔。另有木质瑟柱,施于弦下。曾侯乙墓共出土瑟十二具,多用榉木或梓木斫成,全长约150至170、宽约40厘米。通体髹漆彩绘,色泽艳丽

古琴7根弦分别是哪几个音

答:

古琴7根弦,音名由外而内,由一弦至七弦分别是徵、羽、宫、商、角、徵、羽。在古琴五调中,除正调外,还有一个较常用的调,即紧五弦的紧羽调。紧羽调的七条弦音为商、角、徵、羽、宫、商、角。

古琴的三种音,散音、泛音、按音,都非常安静。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其泛音则如天籁,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则非常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则同大地,称为天地人三籁。因此古琴一器具三籁,可以状人情之思,也可以达天地宇宙之理。

为什么古琴只有十三徽

因为弦乐器普遍有十三个泛音共振点,以有效弦长度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来划分,在泛音点上点奏泛音可以让弦分成不同波段震动,从而演奏出泛音的效果。

泛音奏法在吉他、二胡、贝斯等弦乐器是都可以演奏,只是在正常演奏中极少使用,所以很多人以为泛音是古琴的专属,其实不是的。古琴把十三个徽标出来只是演奏需要。解释的玄一点就是十三个徽代表十二个月+一个闰月

古琴什么时期从五弦变成七弦

上古的琴原为五弦。后来,周文王和周武王复加二弦,暗合君臣之恩,从而衍变成七弦琴流传至今。从此以后,古琴皆为七弦。

五根弦的音名分别是:宫、商、角、徵、羽,代表着自然界之中的木、火、土、金、水,倚合人身体里的肝、心、脾、肺、肾,暗合社会关系中的君、臣、民、事、物。

大弦为君,宽厚温和。小弦为臣,清廉而不乱。

五弦古琴和七弦古琴的区别是什么

五弦琴比较少见了啊,很民族的感觉,如果你是女孩子弹七弦琴其实满好的啊……琴的价格不大清楚,倒是买一好吉他花个三五千的都有了,刚开始学的时候其实用不到特别好的,而且也挑不好,可以先买一差不多的练习。13的年纪练乐器可以了,没问题。五弦琴,高山族弹拨弦鸣乐器。历史久远,形制古老。流行于我国台湾省高山族布农、泰雅等部族地区。我国许多古老的弦鸣乐器,如琴、筝、筑等,都曾经历过五弦的形制。《尚书》有:“舜弹 五弦之琴。”《礼·乐记》:“筝,五弦筑身也。”1978年,我国在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 战国初期)出土了一张五弦琴,它与文献记载的筑相近。虽然高山族的五弦琴不能和汉族先民创制的五弦乐器相媲美,但它同属于历史久远、形制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从古代起,五弦琴就已在民间广为流传。相传,高山族先民在捣米时,才弹奏五弦琴以伴劳作。这种习俗世代相衍,据日本音乐学学者黑泽隆朝先生1943年到台湾考查,高山族布农部族中还有弹奏五弦琴的老人为他表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台湾的五弦琴现在已很少见。形制古老的五弦琴(图),分上、下两个部分,由音板、弦钉、弦柱、琴弦和共鸣箱等构成。上部的音板,多使用质地较软的松、杉木料制作,板长40厘米、宽12厘米、厚2厘米,在距音板两端2厘米处,一端钉有五个铁钉作为系弦的弦钉,钉距2厘米;另一端置有五个铁或木制小棍作为拴弦的弦柱,柱距2厘米。弦钉与弦柱之间,张以五条琴弦,弦下不设柱马。古时的琴弦,多采用麻丝捻合而成;后来才逐步改为丝弦或钢丝弦。下部的共鸣箱,呈长方匣形,多用质地较硬的木板钉制而成,长32厘米、宽16厘米、高12厘米,也有使用洋铁桶代用的。五弦琴的音板与共鸣箱既分离、又合用的乐器形制,与我国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2400年前的琴、瑟、筑的结构相似,概不是巧合吧。演奏时,将五弦琴平置于地面上,奏者席地而坐、倾身弹奏。左、右手各执一根小木棍或木制拨片弹拨琴弦发音。五弦琴是根据布农部族特有的民歌音调来定弦的,琴弦依次定为:g、c1、d1、e1、g1。发音柔和,音色圆润,音量不大。可用于独奏或为民歌、民间舞蹈伴奏。七弦琴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是中国最早的弹弦乐器,称为“国乐之父”。在古时文人心中视为高雅的代表,琴音悠远,高山流水知音流传至今。结构组成:型制多样,现今以“仲尼式”最为多见。一般分为琴体(即共鸣箱,由琴面、琴底和琴轸、雁足等部分组成)和琴弦系统(包括琴弦七根和岳山、龙龈、琴徽等部分)。使用材质:琴身的琴面面板一般为桐木制,琴底板为梓木制。琴弦的质地以前多为丝制,现在多为金属制;琴徽多为贝壳或玉石制成。乐器特色:是乐器家族中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历史悠久,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民族乐器之一。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弹拨弦鸣乐器,发音浑厚深沉,余音悠远,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特色。演奏技巧复杂,有滑奏、揉弦和泛音奏法等特殊技巧,表现力丰富。古琴的音量较小,音区低沉,音色明净浑厚,风格古朴。在古代,我国文人雅士几乎家家都有古琴。孔子也是古琴的推崇者,他所教授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古琴是必修乐器,孔子是想通过古琴来陶冶人的情性。约公元前481年,孔子作琴曲《陬操》,以伤悼被赵简子杀害的两位贤大夫。现存琴曲《龟山操》、《获麟操》、《猗兰操》相传都是孔子的作品。古琴整体是一扁长形音箱,长约13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5厘米。面板又称琴面,是一块长形木板,表面呈拱形,琴首一端开有穿弦孔,琴尾为椭圆形。底板又称琴底,形状与面板相同但不作拱形,是在整块木料下半部挖出琴的腹腔。底板开两个出音孔,称龙池、凤沼,腰中近边处设两个足孔,上安两足,称颂足。面、底板胶合成琴身,在琴首里面粘有舌形木板,构成与琴腹相隔的空间,叫作舌穴。面板背部设音梁,又称项实。琴腹中有两个音柱,称天柱和地柱。弦轴又称琴珍,多为圆形或瓜棱形,中空(穿弦用),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琴轸上。琴弦用丝制缠弦。岳山镶嵌于面板首部,也开有穿弦孔。底板上有四个琴脚,琴首部两个叫凫掌,琴尾部两个叫焦尾下贴,起垫平琴身的作用。面板上嵌有十三个螺钿或玉石制作的徽,标记音位。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月型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在中国乐器中,古琴的声音是特别的,不似二胡如泣如诉,却比二胡委婉缠绵,是那种回旋往复的缠绵,有点让人心痛;不如古筝响亮欢快,演奏效果立竿见影,却平和沉稳,有一种往心里去的吟哦;也不像琵琶那么锋芒毕露,大珠小珠落玉盘式的直截了然。古琴是细腻含蓄的,指法不动声色地控制着轻缓急重。这样的声音决定了它不宜作合奏乐器,而适合独奏。能与古琴相和的,惟有箫了,箫的幽怨迷离和琴的古雅通脱糅成林下之风,超脱现实之境,说起来这也正是古琴为传统文人们所偏好的原因。古琴的声音是让人迷恋的,泛音的轻灵清越,散音的沉着浑厚,按音的或舒缓或激越或凝重。古琴注、猱、揉、吟的指法,让人真正体验到余韵袅袅、象外之致的味道,就好像一炷香慢慢地在空中舞蹈,且实且虚,缭绕而去,仿佛中国画中的那种水墨烟云,如郭熙的《早春图》,又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中国历代流传着不少有关古琴的美谈。西汉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赢得了卓文君的芳心,这是以古琴为媒的爱情故事。三国孔明以其过人的智慧,在空城危急之时,焚香操琴,成为后世戏曲中久唱不衰的经典故事。古琴属于典型的独奏乐器,较少用于合奏。古时也常作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古代每个文人的必修之器,历史上的著名琴家有孔子、蔡邕、蔡文姬、李白、杜甫、宋徽宗、嵇康等。古琴也是孔子办学重要的六艺之一。《诗经》中就记载着”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等。古琴的乐器本身就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彩,比如,它长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面是弧形,代表着天,琴底为平,象征着地,又为”天圆地方”之说。古琴有13个徽,代表着一年有12个月及闰月。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征着金、木、水、火、土。周文王为了悼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士气,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古琴有100多个泛音,这大概是世界上拥有泛音最多的乐器。古琴有自己的记谱方法(简字谱),至少有1500多年的历史。古琴现存有150多部古琴谱,包含着3000多首古琴曲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