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解放前有”普通话”吗?普通话是什么时候前开始有

2023-08-31 18:52 来源:蝶族生活网 点击:

普通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解放前有”普通话”吗?普通话是什么时候前开始有的?

解放前有”普通话”吗普通话是什么时候前开始有的

因为建国之后就开始实行普通话了,当时的广播电视也都是普通话,推广力度很大。加上普通话是北方官话发展来的,通行范围本来就比较广,所以一般都听得懂。

解放前有"普通话"吗普通话是什么时候前开始有的

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拼音的

我国是1955年—1957年开始用汉语拼音字母的。我国的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

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

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英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

在中国古代,由于没有标准的汉语拼音方案,人们在教学生字时,常使用两个常见的字进行反切或直拼出这个生字的读音。

这个方法显然太繁琐,不易读准。由于古代没有标准的拼音方案,致使很多汉字古代的读音与现在的读音完全不同。

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拼音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一条 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三条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第四条 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中国话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美丽的语言之一,改革开放使得西方的语言文化在我国持续风靡,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家实力的强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已经在拼命地学习普通话,有的甚至还学习书法,汉语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流行语言,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出现学习汉语的风潮。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开始,中国话开始流行,不久的将来,中国话会逐步取代英语的地位。

2001年开始普通话是我国什么语言

2001年开始普通话是我国通用语言。

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作为现代国语的普通话,和作为古代国语的中原雅音相比,融入了大量北方少数民族语言,和元朝之前的中国国语(官话)具有很大的不同。普通话不具备的中原雅音的许多特征,却大量保存在各种汉语方言中。

普通话是被瞬间发明的还是慢慢演变成的

可以肯定地说,普通话不是也不可能是被瞬间发明的,语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现代汉语普通话也是在原有语言的基础上加以规范而逐步形成的。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定义

195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明确指出了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定义: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普通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解放前有

普通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解放前有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原因:第一,数百年来,特别是近三四百年,北京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地与北京往来较多,多数人都能听懂北京语音。第二,之前很多话剧、电影、广播等文艺节目创作也多采用北京语音。第三,北京语音自身特点有着明显的优势,符合汉语语音由繁趋简的规律。“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并非北京话的任何语音都被普通话采纳作为参照标准。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原因:北方自夏朝开始就成为了华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地带,然后以此为中心向周边扩展。后来辽、金、元、明、清建都北京,更加增强了北方的地位,北方方言使用人口也是最多的,通行地区最广,约13世纪北京话就开始成为各级政府的交际语言。

普通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解放前有

普通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解放前有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为语法规范”应该这样理解:现代白话文是在北方方言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文学语言见于书面,容易广泛流传便于学习。同时这种书面的文学语言又会影响口语交际,使口语进一步固定和精炼。但是,要注意白话文须是规范的、现代的,否则不可以作为语法规范。这些著作主要包括:现代优秀作家、理论家的优秀著作以及国家发布的各种书面文件。

因此,由以上可知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形成是以原有方言语音、词汇、著作和语法形式为基础的,并不是短时间内规定强制形成的。

关于“普通话”的定义

问题中的“普通话”应该指“现代汉语普通话”,其实普通话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作为一个词语只有百余年。但是,作为一个概念,“普通话”在汉语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存在的。现代汉语有普通话,近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同样也有普通话。

古代和近代的普通话有着不同的名称,春秋叫“雅言”、汉代以后有“通语”、“正音”、“官音”、“中原音”,其实就是当时的“普通话”。

《论语》中提出的“雅言”就是通行比较广的普通话。汉代扬雄的《方言》也提到了“通语”,应该是秦汉的普通话。

普通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解放前有

普通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解放前有

各个朝代的普通话也都有基础方言,不同朝代虽有差别,但是据研究根源都应该来自夏商周三代的河洛方言,河洛地区乃“有夏之居”,故此地的方言又称之为“夏言”。

结语

目前我们所讲的普通话,看似是短时间通过法律规定形成的,其实是经过长期发展的结果,有着语音、词汇、语法基础。推广普通话的相关政策法案,只是起到了规范、引导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解芳,《普通话语音发声 》,北岳文艺出版社 , 2015.06。

2.何九盈著,《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语文转向 》,语文出版社 ,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