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是如何过春节的?一文厘清中韩春节习俗文化的差异

2023-12-06 07:56 来源:蝶族生活网 点击:

韩国人是如何过春节的?一文厘清中韩春节习俗文化的差异

众所周知,中韩两国都有过春节的习俗,农历正月初一在中国和韩国两个国家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而且都是一家人团圆的重要日子。从这一方面看,中韩两国都拥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且交流频繁,但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虽然中韩两国春节的日期一样,但两国的春节却有着各自的习俗禁忌。

一、 韩国人的“舍尔”来历

韩国人的春节又称作“舍尔”和“旧正”,与中国的春节日期相同,也就是在韩国的农历的正月初一这一天,“舍尔”在韩国也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节日。这在《高丽史》中就有记载,春节是韩国的九大“俗节”之一,可见,韩国的春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据说从新罗时代开始,韩国人就已经开始过春节了,但由于日本殖民的干扰,因此长时间不被承认。诚然,众多百姓还是将它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来过,直到1999年,春节被韩国所恢复。

当然韩国的春节习俗主要形成于高丽时期,一直到今天,韩国人所奉行的传统春节习俗,其实都是承袭于高丽时期的“舍尔”。有许多传统习俗,像“八关会”和“燃灯会”等等,其实都是出自于佛教的各种风俗,这与高丽时期各宗教风俗的盛行有着莫大的关系。

起于新罗时期,成于高丽时期的韩国“舍尔”,在韩国传统节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所有韩国人必须要过的一个传统节日。

韩国春节拜祭祖先

二、 中国人的“春节”历史十分悠久

中国的春节,是三千年中国的封建历史中,中国人最为推崇,也是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中国的春节是由上古时代的祈年祭祀节日而演变来的,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底蕴,展现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初,也就是在先秦时期,在那时候正月初一被称作“元旦”,直到辛亥革命后,阳历的一月一日才被改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便改为春节,“正月初一”这一传统的中国节日,便以“春节”这一名字开始流传。

从先秦时期开始,经历了汉魏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直到现在的新时代,中国的春节历史十分悠久。汉代的岁首祭祀:“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祢。”;魏晋时期出现的的除夕守岁习俗;始于唐代的“拜年”习俗;流行于宋代的鞭炮抱住;明代的猜灯谜等等各个时代的习俗,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的发展盛况,但各个朝代的春节习俗不断继承创新,从而有了现在的丰富多彩的春节习俗了。

三、 从吃喝玩乐、禁忌方面看中韩春节习俗有何不同

除了来历不同,发展历史有着差别之外,中韩两国的春节习俗,还有着许多的不同,从各个方面来看更是千差万别。民族历史和民族传统文化不同,那么自然过节的各种习俗也有着许多差别。

1.吃:中韩两国春节“吃”什么

这第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两地的饮食文化的不同造成的春节食俗的各种差别,要知道“民以食为天”,这饮食习俗上的不同,就是两国春节传统习俗中最大的区别。

中国人过春节主要吃的食物有三种:腊八粥、年糕和饺子。

腊八粥,虽然并不是正月初一春节要吃的传统食物,但却是中国人相信过好这个“年”的必备食物之一。从古代开始,腊八粥只是统治者在每年农历的十二月进行祭祀所用的食物,但后来慢慢流行到民间,成为了过春节的传统食物之一。在《燕京岁时记·腊八粥》中就有记载这腊八粥:“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花样年糕腊八粥

年糕,属于中国人过农历新年的必备产品,因其有“年年高”的谐音,因此也被称为“年年糕”,具有着积极向上的寓意,所以自然十分受到中国人的喜爱。

饺子,正月初一吃饺子是中国人历来过春节的必备习俗,特别是在北方地区,这个习俗备受推崇。为了讨吉利,家家户户过年吃饺子时,都会将硬币和各种饺子馅包到饺子里,吃到硬币的人,便是收到过年的最好祝福了。

除了中韩两国都会吃的年糕之外,韩国人过春节还会吃五花肉、泡菜这两种经典食物。

在庆祝新年之际,韩国人特别喜爱吃五花肉,而且还发明了许多新的做法,例如用药材、绿茶和葡萄酒等泡过之后再来烧烤,还有小火锅等吃法等等,而在过年之际,各家各户等吃法也比较多;除此之外,作为泡菜之国,韩国的春节是绝对少不了泡菜的,而且韩国的泡菜多达几十种,泡菜作为经典食物,在韩国人过春节之时,是必不可少的。

2.喝:中韩两国春节“喝”什么

除了吃以外,过春节“喝”什么,也是一大讲究。

中国人过春节以喝屠苏酒为名,这在苏轼的一首诗中也有记载:“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喝屠苏酒和柏叶酒都是古代人们过春节时的习惯,因为相传喝屠苏酒能够预防瘟疫,而柏叶酒则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因此这两种酒颇受中国人的欢迎,传说中这屠苏酒是汉代的名医华佗酿制发明的,因此有一定的医疗作用。

而韩国人过春节,则要喝年糕汤。因为年糕,也是韩国的代表食物之一,在韩国人春节所吃的“岁餐”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年糕汤了。这与韩国人对太阳的崇拜有关,他们认为年糕片就代表着太阳,喝年糕汤也是一种积极的寓意,这在《朝鲜常食》一书中有所阐释。其次,韩国人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时,喜欢喝凉的酒,因为他们认为这能更好的迎接春天的到来,意味着新年大吉,生活富裕。

单从“喝”这一方面来看,中韩两国过春节的传统习俗也大相径庭,每种区别都与民族间的信仰、经济条件有着一定的关系。

3.玩乐:中韩春节不同娱乐游戏对比

过春节,过春节,这春节要“过”的满意,还得有各种娱乐活动来衬托,来满足。但这些活动,也不仅仅只有娱乐意义,当然还包含着一些民族间的信仰问题。

中国人过春节主要的娱乐活动包括燃放爆竹、耍龙灯和舞狮等等传统娱乐活动。烟花爆竹是中国特有的产品,从火药发明伊始,爆竹也就慢慢开始出现了,这种爆竹燃放出的“劈劈啪啪”的响声,也暗含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次,舞龙舞狮等活动,也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有吉祥,祈祷五谷丰登的寓意,这个活动场面也是十分壮观的。除此之外,还包括区多贴春联、扭秧歌等传统民俗活动,都非常具有代表性。

而韩国人过春节主要的风俗活动有打花图、跳跳板和玩尤茨等娱乐活动,也十分丰富。打花图,其实就是和中国人的打扑克差不多,也是一种娱乐项目;而“尤茨”也是一种大众化的游戏,韩国人主要认为这种尤茨扔的好,就能代表新的一年运气都会好。

从各种娱乐项目来看,中韩两国人过春节娱乐游玩的项目也各不相同,但却又体现着两个民族的不同特点。

4.禁忌:中韩国人过春节的禁忌对比

一年的开始之际,总被认为是运气好坏的开始,所以,不论是中国还是韩国,在过春节时,都有不同的禁忌。

中国人过年的禁忌有很多,但大多数都以不能说什么、不能做什么为主。比如说,不能说“死”字、“坏”字等不吉利的字眼;也不能剪头发,否则会把一年的好运气都剪了;不能扫地,如果扫地会赶走财神、赶走好运气等等;不能吃药,否则一年都会生病,不断的吃药。总而言之,在中国人眼里,一年的开端不能与任何不好的事情有关,这也是为了图个吉利。

韩国人过年,也有守岁的习俗,这守岁,也是韩国人过春节必须要遵循的习俗之一。除夕夜不能睡觉,也是韩国人过春节的禁忌之一,特别是小孩子;除此之外,韩国人过春节一般外出都十分小心,就算是拜年,家里经历过丧事的人都不能去。如此看来,韩国人的春节总是以“小心”为主。就算是禁忌,也体现了中韩两国春节的极大不同和区别。

四、总结:

传统节日是一种特定的民族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历史意义,而春节作为一种特别重要的传统节日,在中韩两国,对中韩两国人民的生活习惯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时代的更新和迭代,中韩两国的春节习俗也在不断的更新当中,承载着两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承袭了两国人民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四月民令》

2.《燕京岁时记·腊八粥》

3.《朝鲜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