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名士太傅贾谊故居,湖湘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

2024-07-16 02:14 来源:蝶族生活网 点击:

西汉名士太傅贾谊故居,湖湘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

坐落在长沙太平街的南侧的贾谊故居,与太平街的繁华商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安静静地伫立于此。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思想家、文学家,被汉文帝外发到长沙为太傅。

贾谊受庄子和列子的影响,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政论作品是《过秦论》、《治安策》和《论积贮疏》,最为人称道,说理透辟,逻辑严密,词句铿锵有力。

贾谊故居西汉以来成为各代名流必到之地,留下数以千计的诗词歌赋,近代,又成为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也是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太傅故居历经两千多年,多次在原址修缮,虽然欢喜风格有所变化,但地址一直未变,而且古井一直存在于今,井内依然水源充盈,

曾国藩曾道:“奏疏以汉人为极轨,而气势最盛事理者,尤莫善于《治安策》,故千古奏议,推此篇为绝唱”。

故居门外便是繁华闹市,西汉文帝年间是否也是这样繁华若是,那时应是文人墨客骚人踏平门槛的景象吧。

在贾太傅故居的左侧,从古井开始有一个长廊,墙上展示着历代名人所留下的赞咏的诗词歌赋。

佩秋亭旁的路边立一石刻:民之治乱在于吏,国之安危在于政。堪称治国宝典。

《过秦论》从明、清到当代,几乎所有的古文选本都收录了过秦论,上篇,清姚鼐评论它为“雄骏宏肆”。

毛泽东曾作七律诗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熊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猜疑,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1997年原址出土有两块古碑,一块为乾隆元年所立,一块为顺治七年,

佩秋亭:始建于清光绪三年,原陈列有贾太傅石床,后文化大革命期间不知所终。

ps:贾谊故居免费开放,周一闭馆,太平街南侧,多路公交加步行均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