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与妻子翁帆结婚时间(杨振宁与翁帆感情故事)

2024-04-10 18:03 来源:蝶族生活网 点击:

杨振宁与妻子翁帆结婚时间(杨振宁与翁帆感情故事)

2004年12月24日,杨振宁与翁帆在广东汕头办理了结婚登记。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

这对相差54岁的夫妻,引发了舆论的各种猜测。

杨振宁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物理学上拥有极高的造诣,但从此之后,普通大众很少再去关注他的学术成就。

一提起杨振宁,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段冲破世俗的爷孙恋。

尽管被人们不怀好意地猜测了许多年,但翁帆已经尽心尽力地照顾了杨振宁18年,让他成为了百岁老人。

他们的结合到底是利益还是爱情?他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呢?

要谈翁帆,就必须先谈杨振宁。

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出生于安徽合肥,他的父亲是著名教育家杨武之。

杨武之曾公费去芝加哥大学留学,回国以后在清华大学担任数学教授。

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在父亲的影响下,杨振宁从小便宛如神童。

他5岁就能认识3000多个汉字,将父亲那些艰深的数学著作读得津津有味,别人眼中无比复杂的数学问题,他总能轻松解开。

因为父辈的关系,杨振宁与邓稼先自幼就是玩伴,两人度过了非常愉快的童年时光。

邓稼先已作古多年,是誉满全国的“两弹元勋”,但在小时候,他一直是以杨振宁为榜样和偶像的。

1945年,杨振宁如同父亲一样,远渡重洋,到芝加哥大学留学。

在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这个黄皮肤的东方人,依然是学霸一般的存在,将一干美国同学无情碾压。

有同学回忆说:“有一次物理考试,我们用了整整一个小时才做完那张卷子,可杨振宁只用了十分钟就交卷了。”

在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以后,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始与李政道合作。

在出国之前,杨振宁曾当了一年中学老师,教过一位女学生名叫杜致礼。

杜致礼出身不凡,父亲是国军名将杜聿明。

1949年,杨振宁在普林斯顿一家中餐厅,与杜致礼意外重逢了,两人突然间有了心动的感觉。

杨振宁回忆说:“我并不知道她来了美国,我是无意中走进那家饭店的,早一点或迟一点,都会错过相遇,可命运之神安排我们在那个时间点重逢,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1950年8月,杨振宁与杜致礼在纽约举行了婚礼。

不仅收获了美满的爱情,杨振宁的事业也不断攀上一座座高峰。

35岁那年,杨振宁便与李政道一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无论是家庭出身,还是科学成就,杨振宁对于翁帆来说,都是高山仰止一般的存在,谁也想象不到,有一天他们的命运会深深纠缠在一起。

1976年,杨振宁54岁,已经是享誉全球的物理学家,翁帆出生于广东潮州。

翁帆的父亲翁云光是当地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热爱传统文学,精通诗词歌赋,是个极有修养的文化人。

翁云光有三个女儿,翁帆是最小的一个,自幼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在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长大,翁帆耳濡目染,培养出了大家闺秀的气质,加上外表美丽出众,上学以后一直非常引人注目。

18岁那年,翁帆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汕头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前途一片光明。

1995年,汕头大学举办首届“世界华人物理学大会”,杨振宁与夫人杜致礼成为受邀嘉宾。

负责接待杨振宁夫妇的学生代表,正是19岁的翁帆。

当时的翁帆正值妙龄,外表美丽大方,身材苗条高挑,拥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很受人欢迎。

得知要与一位物理学界的泰斗相处,翁帆难免心中紧张,但接触下来才发现,杨振宁学识渊博,真诚谦逊,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杨振宁也很喜欢这个细心周到的年轻人,鼓励她好好学习,将来到美国留学深造。

临别之际,杜致礼与翁帆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定以后经常保持联系。

从那以后,杜致礼经常与翁帆书信交流,指导她的学习和工作,希望她事业有成,为社会多做贡献。

每到逢年过节,翁帆会主动给杨振宁夫妇送上祝福,是一个乖巧懂事的晚辈。

翁帆毕业以后,并没有听从杨振宁的建议继续深造,而是走上了工作的岗位。

一开始,她在汕头本地一家企业工作,但只上了一个多月班,突然辞职去了深圳,在一家高尔夫球俱乐部担任翻译。

翁帆在深圳工作了三年,期间认识了香港一位普通的公司职员,坠入了爱河。

对方的经济条件不太好,但彼时的翁帆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很快与之办理了结婚登记。

她甚至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劝阻,辞去了工作,在家里当起了家庭主妇。

终日面对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曾经的浪漫逐渐被消磨掉,她才意识到,自己与丈夫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这段婚姻维持了不到两年,便宣告破裂。

做了将近两年的家庭主妇,重新回归社会,翁帆才发现自己已经很难适应职场的快节奏。

曾经的同学一个个都事业有成,她却需要从头开始。

杜致礼曾写信给翁帆说:“女孩子先学会爱自己,才能找到更好的爱人,爱自己的前提是不能放弃事业,更不要放弃自己的学业生涯。”

翁帆想起这句话,毅然决定重新拾起书本,再次在学习的道路中探索。

2002年,翁帆顺利考上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的研究生。

在学校里,翁帆除了努力获取知识以外,还刻意扩大人脉圈,与各行各业的精英建立联系,像杨振宁这样的学界泰斗,自然更加需要频繁联络。

2003年10月,杜致礼因病去世,她与杨振宁携手度过了53年春秋。

杨振宁是一个专情的男人,这53年里,他身边一直只有夫人杜致礼,从无其他莺莺燕燕,所以妻子离世以后,他的悲痛可想而知。

翁帆从电视上看到杜致礼去世的消息,立即提笔给杨振宁写了一封信,请他节哀。

杨振宁一向喜欢热闹,以前有妻子陪伴还好,如今家里空荡荡的,只有电视机陪伴他,而孩子们也早已成家,不便打扰。

他心中的苦闷无处诉说,刚好这时候收到了翁帆的信件。

为了排遣心中的寂寞,杨振宁将翁帆当成了倾诉对象,而翁帆也时常向他请教一些学术上的问题,两人的联系越来越频繁。

以前杨振宁只把翁帆当成晚辈,但这段时间的交流,让他开始将这个小姑娘当成朋友和知己,两个人聊的话题,越来越宽泛和深入。

翁帆对杨振宁的感情,也渐渐从崇拜转化为爱慕。

两人逐渐意识到爱上了对方,但巨大的年龄和地位差距,让他们一度不敢直视自己的内心,羞于承认。

2004年,杨振宁鼓起勇气给翁帆打电话说:“我们在中山大学见一面吧!”

挂断电话以后,翁帆的内心十分忐忑,上一次见面,她还是个青春洋溢的女学生,而如今经历过一次婚姻,已经变得成熟了许多,自己都这样了,那对方呢?

彼时的杨振宁已经82岁,虽然在电话里与自己谈笑风生,但要是见了面只是个颤颤巍巍的老者,该如何相处呢?

见面以后,翁帆才觉得自己多虑了,杨振宁虽然年过八旬,但保养得当,头脑清醒,行动灵活,说话也幽默风趣。

这次见面并没有想象中的陌生和拘谨,两人越聊越投缘。

其实,九年以来,这是杨振宁与翁帆第二次见面,但杨振宁却非常大胆主动,学着年轻人的方式,主动向翁帆表白了。

两人跨越54年的巨大年龄差,勇敢相爱了。

在杨振宁眼中,翁帆既单纯又知性,两种看似有些矛盾的品质,很好地在她身上融为一体,这样的气质,是杨振宁在其他女性身上没有见过的。

杨振宁曾评价翁帆说:“青春并不只和年纪有关,也和精神有关,翁帆既成熟又青春,我深信你们看到她都会喜欢她。”

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翁帆原本对于爱情已经失望,但杨振宁的出现,却让她再次燃起了对爱情的强烈渴望。

也许连她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竟然会爱上一个比自己大这么多的男人。

与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谈恋爱,翁帆感到十分骄傲,她曾给杨振宁写过一首诗来表达爱意:“无悔我爱,惟余欣喜,有意逃出,心已陷入……触汝额发,气息拂手,无声胜有。”

杨振宁大大方方地将这首浪漫的小诗发表在社交平台,和大众分享他的甜蜜恋情。

有人曾将翁帆的照片与杜致礼年轻时的照片做过对比,发现两人的五官竟然有几分相似,所以外界纷纷猜测,杨振宁是在她的身上,看到了杜致礼的影子。

交往半年以后,杨振宁在电话里向翁帆求婚了。

翁帆一听顿时愣住了,对她来说,这似乎有些仓促,两人的结合要克服很多东西,比如外界的眼光,翁帆的父母,杨振宁的孩子等等。

杨振宁解释说:“这对你来说也许有些仓促,但我的年纪你是知道的,我是真心爱你的,所以才急切地想与你有个家。”

翁帆娇羞地嗔怪说:“你这也太不浪漫了,既不当面说,又不送花。”

杨振宁听出翁帆的默认之意,大喜过望,表示一定会补送花给她。

杨振宁要与翁帆结婚,最大的难关当然是翁帆的父母。

女儿要嫁给一个大54岁的男人,对任何当父母的人来说,都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在杨振宁求婚之前,翁帆就向父母透露过他们的恋情,她说:“我们是真心相爱,无关年龄也无关其他,他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除了他之外我谁也不嫁。”

父母从来是拗不过子女的,翁帆坚持要嫁给杨振宁,他们也只能放手同意这桩婚事。

2004年,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在他们第一次相遇的汕头举行了婚礼。

这是一场俭朴的婚礼,没有彩礼,也没有钻戒,杨振宁穿着灰色的西装,翁帆披上了洁白的婚纱。

由于杨振宁的特殊身份,加上两人54岁的巨大年龄差,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媒体对这桩婚姻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

这段“爷孙恋”遭遇了大量恶意的猜测,几乎没有人相信翁帆是真心爱着杨振宁,认为她不过是贪图杨振宁的名气和财富。

在很多人眼里,跨越54岁是根本不可能有真正的爱情的。

那几个月里,翁帆听过的脏话,比这一辈子的都多。

实际上,杨振宁的财产早已划归到三个孩子名下,清华园的别墅翁帆也只有居住权,不能买卖。

外界各种流言蜚语,嘲笑翁帆如意算盘打空了,最后什么都捞不到。

翁帆并没有被这些言论打倒,她本来就不图杨振宁什么,她只是欣赏杨振宁渊博的学识,崇拜他的人格魅力,甘心情愿在他身边照顾他。

有记者采访杨振宁时问他:“你不怕翁帆骗了你吗?”

面对这个不怀好意的问题,杨振宁从容回答说:“她一个年轻小姑娘都不怕我这个糟老头子骗她,我为什么要怕她骗我呢?”

翁帆的父母早已接受了女儿的选择,翁云光接受采访时说,女儿愿意照顾杨振宁的晚年生活,是一种付出式的美德。

杨振宁的子女也对翁帆赞不绝口,称如果没有她的体贴照顾,父亲的晚年生活根本不可能如此幸福愉快。

从他们结婚的那一天起,全世界的人都在等着看翁帆的笑话,看她到底能坚持多久,什么时候露出“狐狸尾巴”。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等就是18年,翁帆将杨振宁照顾成了百岁老人。

杨振宁享有至高的名气和巨大的财富,但他婚后的生活并不奢侈,反而非常简单质朴。

他们一起住在清华园的小院里,门口挂着“归根居”的字样,家具是夫妻二人一起去挑选的。

闲暇之余,他们偶尔会出去旅游,携手看过许多祖国的大好河山。

结婚以前,杨振宁与翁帆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

杨振宁多年来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每天一大早起床读书看报,而翁帆一个年轻姑娘,习惯了熬夜上网,经常晚睡。

为了照顾杨振宁,翁帆硬生生改变了自己的作息时间,每天早上8点起床,为他准备早餐,帮他整理各种报告,陪他打太极拳。

杨振宁毕竟年事已高,身体常有小毛病,需要住院治疗。

每次住院,翁帆都鞍前马后,精心照料,从无怨言。

虽然大部分时间是翁帆照顾杨振宁,但在一些特别的时候,杨振宁也会表现出一个丈夫的责任和担当。

有一次,两人去三亚旅游,翁帆偶染风寒病倒了。

杨振宁便拖着老迈的身躯,亲自喂她吃饭,哄她睡觉。

他早上想看报纸,又害怕翻报纸的声音惊动熟睡的翁帆,便躲在狭窄的卫生间里看。

这些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让翁帆十分感动。

朝夕相处十八年,两人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对方。

为了照顾杨振宁的身体,翁帆特意给他培养了睡前喝一杯牛奶的习惯。

杨振宁喜欢看书,翁帆经常陪着他看一整个下午。

翁帆还年轻,为了让自己看起来跟杨振宁更般配,出门时会特意挑选深色的衣服。

杨振宁同样有这种心思,为了让自己显年轻,不顾自己学界泰斗的身份,经常穿一些花枝招展的衣服。

不管外界怎样议论,无可否认的是,翁帆这些年的确将杨振宁照顾得很好,到了百岁高龄,他依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依然有精力开讲座和参加会议。

翁帆曾评价与杨振宁的婚后生活时说:“我非常享受现在的生活,他给了我一个很纯净的世界。”

两人巨大的年龄差是客观事实,对于未来的一些敏感话题,他们也没有回避。

杨振宁曾对翁帆说:“未来我不在了,我赞成你再婚。”

翁帆听到后的第一反应是:“你怎么可以说这样的话?”

杨振宁曾将翁帆比喻成礼物,他说:“她是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给我的老灵魂,一个重回青春的欢喜。”

虽然他们一直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甜蜜幸福,但这么多年来,外界的质疑一直没有放过他们。

每隔不久,便有杨振宁去世的谣言在网上传播,接着便免不了一番对翁帆的奚落。

更离谱的是,还有人编造了翁帆父亲与杨振宁重孙女在一起的新闻,博取眼球和流量。

杨振宁与翁帆对这些事一直看得很淡,他们当初既然选择了在一起,便有面对这些的勇气。

杨振宁说:“我小的时候学过一首情歌,可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唱情歌是一件不被理解的事情,大家会觉得你有伤风化,可是几十年过去我们现在回头看那些歌词都很正常,也许大家觉得我们的婚姻也是有伤风化的,但社会再进步几十年,到时候你们回头看也会觉得正常。”

翁帆很喜欢一首英文诗歌《未选择的路》,其中最后两句是: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让我的人生如此不同。

与众不同的选择,当然会引来大众的猜测和质疑,但多年以后回过头再看,也许只是稀松平常。

翁帆的选择不被大多数人理解,但她用了18年来证明自己的爱情,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不管外界何种喧嚣,翁帆始终能保持内心平静,而一定是对自己的选择非常笃定的人,才能18年如一日地保持这种平静和满足。

他们的爱情,从来无关地位、名声和金钱,只是纯粹的相互欣赏,彼此吸引。

年龄的差距,并不该是爱情的阻碍,即使不被大多数人接受,但也应保持基本的尊重,不应该以各种恶意去揣度。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反而我们更应该欣赏翁帆无惧人言,坚持内心的勇气。

如今的杨振宁已有百岁高龄,按照他自己的期许,想要活到108岁,而翁帆则会坚定地陪伴在他身边。

他们的爱情,正如他们在夕阳下散步的身影,虽然走得很慢,但却能走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