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状元第一名无缘清北(江苏高考状元多少分)

2023-10-15 01:41 来源:蝶族生活网 点击:

江苏高考状元第一名无缘清北(江苏高考状元多少分)

江苏高考状元第一名无缘清北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各种不可预测的因素,比如说考试中的偶然失误、题目的出题难度、复查成绩的标准等。但是,无论他是否被清北录取,这并不能否定他在高考中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和努力付出。此外,清北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他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府,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

江苏高考状元第一名无缘清北(江苏高考状元多少分)-第1张图片-

一:江苏高考状元第一名无缘清北

江苏高考文科第一名无缘清华北大是因为该同学的历史选修是B+,所以目前国内很多985、211名校,她几乎都上不了。

2020年,江苏高考中,淮安淮阴中学的白湘菱以430分成为江苏省文科第一名,但却无缘清华北大。江苏现行高考政策中,额外两门选修不算分值,而是算等级,因白湘菱的历史选修是B+,所以目前国内很多985、211名校,她几乎都上不了。

白湘菱的班主任表示,人生的选择有很多,不一定考上清华、北大未来才是一片坦途。

江苏考生上大学除了看高考成绩,还要参考选修等级。选修科目等级除了北大清华有A+要求外,一般985重点大学比如南大、浙大、复旦、交大等都是要求双A。

淮阴中学的白湘菱虽然总分高达430分,但是作为文科生必选的历史科目等级只有B+。她如果想上清华北大,甚至好的985,只能等这些大学破格录取,否则注定无缘。

扩展资料

白湘菱本人的态度

面对这样的遭遇,白湘菱十分的乐观,她统一回应了大家的关心,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风淡云轻。

1、谢谢你们恭喜我!

2、选修B+,清北复交的学长学姐不用加我啦,去不了。

3、也不用安慰我,我心态好得很,甚至研究了几所我能去的高校的伙食和宿舍。

参考资料

是因为她的历史选修课的成绩只有b+,而清华北大的要求是a+.

不得不说,这真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因为历来每个省的高考状元一般都是被清华北大提前预定,第1名无缘清华北大的情况是非常少见,而且非常令人遗憾的。 而且更遗憾的是,很多985 ,211高校对选修成绩的要求都是a及以上,所以说她的这个成绩很有可能上不了国内的绝大多数985 211高校,据网上的消息,江苏很多年出现这种情况,高分考生由于选修课成绩的限制,而不能上其名字匹配的顶尖高校。但是好像也有例外,有些高校对这部分考生进行了破格的一个录取,不过不知道今年这个省状元还会不会被破格录取。

江苏的高考跟全国其他大部分省份的高考制度是不一样的,他们采用的是新高考模式,也被称为3+2模式。具体上来说,就是必考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课,而另外的两科则由考生本人从物理,生物,政治,化学,历史,地理等6门辅修科目中任意选择两门,不过他们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办法就是,文科考生从政治地理历史这三门科目中任选两门,方便以后高考选择文科的志愿,理科考生从物理生物化学三门中任选两门,方便以后高考选择理科的志愿。而且他们的辅修的两门课是评等级的,而不是打分。而且江苏高中的竞争是非常大的,所以说能够成为省状元,说明这个考生是真正的非常强的。

以我的观点来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能够从江苏高考中脱颖而出,那么绝对是一个真正的比较优秀的一个人才,所以我觉得那些高校可以考虑一下破格录取的可能性。

二:江苏高考状元白湘菱现状

2020年江苏高考状元最高分数据

2020年江苏高考,理科第一名是无锡天一中学时鹏扬,时鹏扬理科总分441分,语文134分、数学160+40=200(满分)、外语107分、物理A+、化学A+。2020年江苏高考,文科第一名是来自江苏淮阴中学的考生白湘菱,文科成绩430分。

三:江苏高考状元白湘菱

■ 观察家

“最惨状元”之说虽是好意,却是建立在对规则的误解之上,对白湘菱和其他考生来说都不公平。

高考成绩放榜后,江苏“高考文科第一名”白湘菱因选修科目B+,无缘报考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等名校,引发持续

此事之所以引人

首先,白湘菱的语数外成绩的确优秀,但一味炒作她的“状元身份”,恐怕并不准确。

从2008年起,江苏推出3+2模式,宣称实行“三位一体”改革,把统一测试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录取。目的也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选测科目不再每分必究,并让学生自主选择,同时给高校一定的自 *** 。

这一模式从一开始就伴随着争议。语数外三门算投档分,让学校、家庭以及舆论均把语数外第一名就视为“状元”,但选测科目的等级虽没分数那么直观,却也是整体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在各省的录取看的也都是总成绩。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这一模式问题并不大,但对于偏科的学生可能就是“灾难”。比如,语数外三门第一,两门选测科目出现一门B,或者C,就有很多学校均不能报考。北大、清华等校提出的等级要求是AA以上。

在江苏实行3+2模式第一年,出现不少考生因有一门选测等级是C,连二本都不能报考的情况。但经过12年改革后,江苏考生其实已经适应了这一规则,而尊重规则才是最大的公平。倘若因为语数外三科成绩特别好就破格,那么不仅不够公平,还会引发更严重的偏科倾向,背离了高考的初衷。

不过,今年是江苏3+2模式的最后一年,明年将实行3+1+2模式,总分变回750分。3+1+2模式将改变把语数外三门第一称为“状元”的矛盾处境,让总成绩更加直观,少一些类似的误会。

总而言之,高考改革永远都在进行时,很难“一劳永逸”。但在这其中,尊重规则、维护公平却是社会的共识。

白湘菱没有因为选修科目B+而影响高考发挥,现在也收获了足够的“选择自由”。比起网友们的“不解”,白湘菱和其家人的心态显然更加平和,也对规则表示理解和尊重。那些称她为“最惨状元”的说法,虽然也是一番好意,但却是建立在对规则的误解之上,对白湘菱和其他考生来说,都不公平。

而对社会来说,从这些比较特殊的事例中,去不断深化对公平的理解,进一步为高考改革奠定事实基础,让高考不断向着兼顾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方向无限接近,此番讨论便能延展出积极的意义来。

□熊丙奇(教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