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腐剧广播剧(广播剧BG是什么意思)

2023-10-09 08:20 来源:蝶族生活网 点击:

高能腐剧广播剧(广播剧BG是什么意思)

高能腐剧广播剧是一种将腐女文化和广播剧相结合的文艺形式。此类广播剧以轻松幽默、搞笑卖萌、虐心扭曲等手法呈现腐女观众喜欢的情感暖男、神仙肉、黑化攻受等元素,让听众进入一个高能的虐恋世界。在广播剧的欣赏体验上,带给了受众们全新的感受。

成化十四年,明宪宗在位,怎么看都不是什么安生的年月。

高能腐剧广播剧(广播剧BG是什么意思)-第1张图片-

剧情介绍

《成化十四年》是在晋江文学城发表的一部网络耽美小说,作者是梦溪石。小说是以明朝明宪宗在位的成化十四年为背景,主角顺天府从六品推官唐泛(就是北京市司法局的科员)、主角锦衣卫百户隋州(北京市警察局小队长)一边探案一边升官的故事。故事里西厂厂督汪直(监察局局长)作为亦正亦邪的小机灵,与两位主角斗智斗勇惺惺相惜。

原耽吸引力

讲真心话,我没有看过小说,这部小说作品长期在某江霸榜,想来水平肯定是不低的,但是我鼓起了好几次勇气都没能看过10章。真要追究起来大约就是没有缘分了。这次电视剧出现,我先头是被这个名字吸引的,毕竟原耽改的剧我还是很期待的,想看看公众的接受度是否可以有所提升。这种吸引纯粹就是作为长期浸淫某江的条件反射。

但是!

我点开预告就满篇都是“什么鬼!”的内心OS。预热的时候总共有个位数个预告,但是主打的居然是成龙,与主演几乎半毛钱关系没有。不是说成龙参与监制或者参与武术指导不好,而是是不是有点喧宾夺主了呢?

我能理解为了把一部没有什么大咖的网剧推广出去,是要找一些噱头的。也能理解,为了剧的 *** 更精良而找到更专业的团队。但是这是一部耽美小说,它的卖点是解密、探案以及基情。比如之前大热的陈情令(《魔道祖师》),它的世界观再宏大,江湖道义爱恨情仇再丰满,他最吸引人的还是主线主角的情愫。

我不代表大部分人,但是往大了说,传媒行业能够放开对某些内容的限制,体现的是大众对于小众文化的包容力;往小了说,这种新颖的角度和内容也极大地丰富了文娱市场,也给了我这样的腐宅更大的选择范围。

本着对这样的题材和内容的兴趣,我点开并认真地看了几集电视剧,然后我发现了和《民国奇探》一样的套路,当然《成化十四年》要更为隐晦一些。一些同好们的总结很到位,就是开篇卖腐吸粉涨流量,后期女主上线大改特改。可惜了我的一腔好奇与兴致。

新生代演员的戏路

高能腐剧广播剧(广播剧BG是什么意思)-第2张图片-

《成化十四年》这部剧请的演员都是新生代的演员,算得上网剧标配。主演官鸿、傅孟柏、刘耀元都不在我熟悉的演员列表里面。但是不得不说这几位的颜还是很能吸粉的。比如说官鸿是典型的小鲜肉,傅孟柏是略微沧桑的硬汉,刘耀元是年轻的西厂厂督?

但是,尽管我还没有看过原著也感觉到了些许的不解,比如说官鸿的演技除了表现出吃货外,还有些花痴,作为一个机智探案的推官,似乎少了一些聪明劲;傅孟柏演锦衣卫,要有杀伐果断,风霜侵鬓的感觉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演员形象显得很单薄,大概是和主流审美的瘦有关,服化道也没能显出体魄,倒有点像是一个打猎归来的猎户厨师;刘耀元饰演的是西厂的大太监,本来角色也不需要阴鸷,但是在剧里面我能找到的形容词却只有年轻,似乎他的狡猾都是由台词和剪辑带来的印象,有些可惜。

我是外行,看剧多年来,我发现,娱乐圈的生态似乎有些定性,当然也与资源的有限挖掘有关系。走偶像路线的人们去参加选秀,要么就是走路人网红意外出道;走演员路线的人们去网剧刷脸,再一路趁热走网综。新生代的很多男艺人们开始着眼于“腐红”,也就是凭借卖腐吸粉,出圈,红起来,再洗粉。细讲下来的话又是明星与粉丝的长篇故事了,此处按下不表。

但是由于这样的生态,造就的这样的路线,也或多或少地诱发了粗制滥造的网剧的泛滥。剧本剧情经不起推敲,人物角色不够丰满,演员演技跟不上,剪辑宣发不给力,综合起来就是烂片,也叫大部分“网剧”。演技不好的当红演员--粗制滥造的片子--演技敷衍的新生演员--演技不好的当红演员。我不是说《成化十四年》是粗制滥造,只是理性讨论,在选角上的局限(看脸),导致了一些角色塑造上的问题。同样的,为了能拍,能放,能红,编剧和剪辑也都花了力气,可惜剪辑后便减少了“原耽的吸引力”,也减少了一些爆点。

新生演员是一群很有未来的人物。在成化十四年里的主角们都是有长得好的资本的,我很相信在磨砺过演技之后,他们也就有了立身之本,在公司资本与粉丝群运作下也可以足够有商业价值,虽然我希望的是能够更有他们自己的文化价值。这样倒回到演艺生态,就可以有一些正向的循环,好演技的当红演员--塑造好的作品--好的新生演员--好演技的当红演员。

文娱新方向

老姐妹,你说什么时候我们能在电视上看到两个男的的爱情。

我算是非典型宅腐,对于耽美小说涉猎甚广,但是却很难接受粗制滥造的泰国制造卖腐剧。近年来耽改剧越来越多,耽改漫、耽改广播剧的衍生产业也开始逐步欣欣向荣。

在今年看到《成化十四年》的推广的时候,我还是很高兴的,哪怕它在后期还是把感情线做了修改,但是这也是一个好兆头不是吗?

全世界的感情种类其实都差不多,执着于性别是为了保障人类的繁衍,可是发自内心的爱是等不及人的大脑分辨对方是男是女的。我欣赏每一种形态的感情,只要它足够真挚。但是我们的社会可能还缺少一些包容,如果可以,我希望在未来能看到更多好的优秀的作品不拘泥与它的感情线取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