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请介绍下唐代和宋代的全部诗人?

2023-09-19 05:09 来源:蝶族生活网 点击:

唐代诗人,请介绍下唐代和宋代的全部诗人?

请介绍下唐代和宋代的全部诗人

太多了,“初唐四杰”有:王勃 卢照邻 杨炯 骆宾王;李白杜甫,这两位是唐代诗人的代表人物;”豪情诗人“白居易 “鬼才诗人”李贺 还有孟浩然 王维 贺知章等;晚唐有“小李杜”之称的李商隐和杜牧;“唐宋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还有辛弃疾 李清照等。

请介绍下唐代和宋代的全部诗人

唐代诗人有哪些

举例如下:

1、初唐早期:虞世南、褚亮、李百药、上官婉儿、王绩、杨师道、刘孝孙、许敬宗、郑世翼、陈子良、上官仪等。

2、初唐中期: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崔融、沈佺期、宋之问、陈元光、刘祎之、韦承庆等。

唐代诗人,请介绍下唐代和宋代的全部诗人?图2

拓展资料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并于657年建东都洛阳。

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唐国号。

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

唐代有哪些诗人

唐代有名有姓的共有2536名诗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初唐“四杰”:王勃、洛宾王、卢照邻、杨炯。盛唐有著名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适,岑参。中唐:柳宗元 ,孟郊 ,韩愈 ,白居易 ,卢纶, 李贺,李益 ,刘禹锡, 贾岛, 张继, 韦应物 ,李坤,元稹 ,张祜 ,杜秋娘 ,张籍 ,戴叔伦, 顾况 。

晚唐:李商隐,杜牧。

1、李白(701-762),字太白,晚年自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出生于当时唐安西大都护府所在的碎叶城(今吉尔斯坦境内)。天才横溢,被誉为谪仙人。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2、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除了四十岁时到长安应过一次科考外,一直在家乡鹿门隐居读书、写诗自娱。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是盛唐主要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合称“王孟”。

3、王昌龄(约690-756?),字少伯,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为南京人或山西太原人。开元十五年进士,一生只做过中下级官吏,安史之乱时,于还江宁途中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诗以写宫怨、边塞、送别为佳,尤长于七绝,有“七绝圣手”之称,时人推为“诗家天子”。

4、岑参(715-770),南阳人,一说湖北江陵人,少时隐居河南嵩阳。天宝三年进士,初为小官,后做过嘉州刺史等官,世称“岑嘉州”。诗以写边塞生活著称,与高适齐名,合称“高岑”。

5、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

德宗贞元年九年进士,又举博学鸿词科。官礼部员外郎,因参与变革的王叔文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人称柳柳州。诗文在当时都很有名,和韩愈共同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代全部诗人生卒年

1、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2、王绩(约589—664),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隐居东皋,号东皋子。其诗多写饮酒及隐逸田园之乐,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语言朴素自然。也能文。有《王无功文集》。

3、上官仪(约公元608~665年),唐代大臣,唐初著名诗人。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县)人,生于江都。贞观初,擢进士第,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唐高宗时供职门下省,颇受唐高宗和武则天的赏识。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成为宰相。后来高宗不满武后跋扈,上官仪向高宗建议废后,高宗亦以为然,由上官仪草诏。武后涕泣陈请,事遂中缀,自此武后深恶上官仪。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上官仪被诛,家产和人口被抄没,其一子上官庭芝也同时被诛杀。中宗即位后,因上官庭芝女上官婉儿为昭容,对上官仪父子有所追赠,绣像凌烟阁,追封为楚国公。

4、卢照邻(约635年-约685年),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初唐诗人,与王勃、杨炯和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作品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等存世。

5、骆宾王(约638—?),唐代诗人。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与王勃等人以诗文齐名,为“初唐四杰”之一。有《骆宾王文集》。

6、李峤(约645-约714),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他写的多为咏物诗,十分讲究格律,唐玄宗曾称赞他是“真才子”。著有文集五十卷,可惜大多散佚。

7、杜审言(约646-708),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河南巩县,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进士,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

8、张若虚(约647年- 约730年),扬州(今属江苏扬州)人,初唐诗人,因《春江花月夜》著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