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灭绝,白鳍豚功能性灭绝的原因?

2023-09-01 01:03 来源:蝶族生活网 点击:

功能性灭绝,白鳍豚功能性灭绝的原因?

白鳍豚功能性灭绝的原因

资料显示,收集到的白鱀豚标本中90%以上的死亡是由于人类活动直接造成的。

什么叫功能性灭绝?长江白鱀(jì)豚面临功能性灭绝的原因分析

首先,酷捕滥捞经常误杀白鱀豚,或导致白鱀豚食物匮乏。专家说,一方面沿江人口飞速增长,渔民对鱼类需求越来越大,以鱼为生的白鱀豚能够得到的食物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渔民捕捞作业对白鱀豚的误伤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由于捕捞作业误伤死亡的白鱀豚几乎达到死亡总数的一半。加上一些不法之徒大量使用炸鱼、毒鱼、电打鱼、迷魂阵等有害手段,令白鱀豚的生存雪上加霜。

白鳍豚功能性灭绝的原因

达氏鲟灭绝了吗

达氏鲟已功能性灭绝了。近年来,由于捕捞过多、河流环境变化等原因,使得许多珍稀鱼类大幅减少,尤其是白鲟、达氏鲟已经功能性灭绝。”

2021年5月20日,在位于西南大学的水产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中,市民参观了1000多种鱼类标本,其中不少珍稀鱼类都处于濒危状态。

达氏鲟灭绝了吗

中国灭绝的水生动物

已经灭绝的重要的水生动物。

长江白鲟。

中国21世纪灭绝的动物

NO.1,爪哇犀

爪哇犀是一种主要生活在东南亚热带地区的犀牛,这种犀牛曾经分布广泛,但是数量在数百年里极具减少。在2004年的时候,爪哇犀就因为数量过于稀少,而被宣布功能性灭绝。到了2010年4月,最后一只雌性爪哇犀在越南被偷猎者杀害,经过了一年的考察后,2011年爪哇犀最终还是迎来了全部灭绝的命运。

NO.2,西非黑犀牛

西非黑犀牛仅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草原上,是黑犀牛当中最珍贵的一种,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非黑犀牛的数量急剧下降,到了2001年,在野外调查找到了西非黑犀牛数量仅剩10只。2006年就一只也找不到了。出于谨慎,国际自然联盟又调查了五年,到2011年11月10日的时候,最终宣布了西非黑犀牛灭绝的结论。

NO.3,平塔岛象龟

平塔岛象龟是象龟的一种,人类发现它的时候已经是1971年,导致平塔岛象龟灭绝的原因很让人无语,这竟然是人类带到岛上的山羊破坏了平塔岛象龟赖以生存的植被。平塔岛象龟被发现的时候,只剩下最后一只,到了2012年6月24日,这只象龟还是死去了,预示着又一个物种的消失。

NO.4,长江白鲟

2020年一开始,我们就得到了长江白鲟功能性灭绝的消息,所谓功能性灭绝,是指野生个体数量过于稀少,已经到了丧失繁殖能力的程度。

白鳍豚是不是已经灭绝了

功能性灭绝了,但未被宣布野外灭绝。 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白鳍豚种群数量锐减,2002年估计已不足50头,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白鳍豚自成一科,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12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2007年8月8日,《皇家协会生物信笺》期刊内发表报告,正式公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更新发布,白鳍豚未被宣布野外灭绝。

三大已灭绝的最奇特的动物

夏威夷乌鸦

2002年,夏威夷乌鸦被列入“野生灭绝”名单,只有少数被人工饲养繁殖。当地酝酿实施回归引种计划,但大约需要75只夏威夷乌鸦才能繁殖,这个数量人工饲养得远远不够。科学家尚未完全解开夏威夷乌鸦灭绝的谜团,但他们认为,禽疟疾等传染病可能是导致夏威夷乌鸦灭绝的原因。

白鳍豚

人们最后一次看到白鳍豚是在2002年。尽管这种珍稀物种只在极度濒危物种的名单上,科学家们说白鳍豚很可能已经灭绝。在2006,来自白鳍豚海豚基金会的科学家们携带了光学仪器、水下声波器和其他先进工具在扬子江上运行了3000多公里,但是没有发现活的白鳍豚。

因此,白暨豚被宣布为功能性灭绝。功能性灭绝是指由于生存环境的破坏,物种丧失了在自然状态下维持繁殖甚至生存的能力。过度捕捞、航运、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因素是白暨豚种群减少的主要原因。

西非黑犀牛

西非黑犀牛是黑犀牛中最稀有的亚种,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研究人员担心它可能已经完全灭绝。西非黑犀牛曾经广泛分布在中非的大草原上。由于偷猎活动,近年来西非黑犀牛的数量开始下降。

1980年,这种珍稀物种仍有数百种,但到2000年,估计只剩下10种左右了。科学家调查了喀麦隆北部西非黑犀牛的最后栖息地。不幸的是,没有发现西非野生黑犀牛的踪迹,但是搜寻仍在继续。

金蟾蜍

金蟾蜍是哥斯达黎加蒙特维德森林生物保护区的常见物种,但后来踪影难寻。1988年,科学家发现了8只雄性和2只雌性,而1989年,只发现了一只雄性。科学家随后展开大规模搜索,但仍没有发现踪迹,于是在2017年8月宣布金蟾蜍从地球上消失。科学家认为,常见的两栖动物疾病、空气污染和全球变暖,都有可能导致金蟾灭绝。

利物浦鸽

利物浦鸽子是一种灭绝的鸽子,它来源不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2008年对利物浦鸽子进行了评估,然后宣布它灭绝,原因不明。一些科学家认为,在塔希提岛上可能仍有利物浦鸽子的踪迹,而另一些科学家则认为,在欧洲人开始在太平洋探险之前,利物浦鸽子可能已经濒临灭绝。

比利牛斯山羊

比利牛斯山羊是西班牙山羊的两个已灭绝的亚种之一。这个种类的山羊过去数量众多,广泛分布于西班牙和法国。在20世纪初,数量急剧下降。在21世纪,野生比利牛斯山羊被正式宣布灭绝。科学家从最后一只比利牛斯山羊西莉亚的耳朵中提取皮肤细胞,并将其保存在液氮中。

2009年,他们成功克隆了一只比利牛斯山羊,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克隆技术复活的物种。然而,由于肺功能较弱,它只存活了7分钟。比利牛斯山脉灭绝的原因仍然是个谜。偷猎、疾病以及无法与其他物种竞争食物都是可能的原因。

斯皮克斯金刚鹦鹉

虽然圈养的大约有70只,但自2000年以来还没有在野外发现这一物种。它在“极度濒危”物种名单上。它之所以不在“野生灭绝”物种名单上,是因为科学家们还没有彻底探索该物种的所有潜在栖息地。猎捕、生境破坏和“杀人蜂”的入侵是有可能导致的金刚鹦鹉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

黑脸蜜旋木雀

黑脸蜜旋木雀亦称毛岛蜜雀,是美国夏威夷毛伊岛的特有种,被列为“极度濒危/可能灭绝”物种。在1998年发现的三只黑脸蜜旋雀中,一只于2004年在圈养中死亡,另外两只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科学家说,黑脸蜜蜂可能已经灭绝,但要证实这一点,还需要对潜在栖息地进行全面调查。黑脸山雀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破坏和带病蚊子的迅速传播。

霍尔德里奇蟾蜍

霍尔德里奇蟾蜍是哥斯达黎加热带雨林的特有物种。它在2008年10月被宣布灭绝,因为自1986年以来没有人见过霍尔德里奇蟾蜍。从2000年到2007年,科学家们进行了常规搜索和全面搜索,但均以失败告终。

科学家认为,霍尔德里奇蟾蜍数量急剧下降并最终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常见的两栖动物壶菌病和全球变暖的影响。

德氏小辟鸟

德氏小辟鸟在2010年被宣布灭绝。这个物种很可能在十多年前就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科学家推迟将德氏小辟鸟列为灭绝物种的原因是,它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偏远的阿劳特拉湖。

1989年、2004年和2009年,科学家们对这一地区进行了全面调查,但没有发现德氏小辟鸟的踪迹。他们最后一次看到这种鸟是在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