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茅台酒(解放前茅台酒公私合营)

2024-04-11 23:55 来源:蝶族生活网 点击:

解放前茅台酒(解放前茅台酒公私合营)

解放前茅台酒的生产工艺,并对茅台酒的酿造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随后,参观人员来到酒窖,参观了茅台酒的生产流程,了解了茅台酒的历史文化。最后,在参观结束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营造了团结向上的企业氛氛围。“五一”劳动节是属于每一个人的节日,也是属于每一个企业的节日。

民国茅台酒“赖茅”商标褐釉柱形瓶现藏于茅台中国酒文化城,通高19厘米,底径6.3厘米,口径1.7厘米,重0.51千克,为陶器质地。因保存年代久远,虽有木质瓶塞封口,酒体已挥发殆尽。

民国茅台酒“赖茅”商标褐釉柱形瓶

专家对民国茅台酒“赖茅”商标褐釉柱形瓶的鉴定意见为:“‘赖茅’商标是茅台酒民国时期主要三家酒房之一的‘恒兴烧房’于抗战胜利后在上海印制,是茅台酒具有现代形制的商标; 商标正标、背标较完整,仅背标略有破损;带‘赖茅’商标酒瓶至今仅发现3件,存世稀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鉴定为二级文物。”

民国茅台酒“赖茅”商标褐釉柱形瓶口&瓶底

文物历史

文物背景——恒兴烧房

“恒兴烧房”初名“衡昌烧房”,贵阳人周秉衡于1929年开办。1938年,周秉衡与贵阳商人赖永初合伙开设“大兴实业公司”,周以烧房作价入股,后周秉衡因儿子经营亏空,只好把“衡昌烧房”卖给赖永初。1941年,赖永初把“衡昌烧房”更名为“恒兴烧房”并扩大经营。1952年,赖永初因侵吞黄金被查处。1953年,茅台酒厂对“恒兴”烧房财产进行清理造册和正式接收。

50年代“恒兴烧房”烤酒房旧址

1915年茅台酒荣获金奖后,声誉远播,销量大增,刺激各家烧房扩大生产。1936年,川黔、川滇、黔桂公路开通后,贵州与外省联系加强,有利于茅台酒的运销。这时的“衡昌烧房”资金少,产量低,酒质不如“成义”、“荣和”,因在茅台没有销路,只好把酒运到贵阳,直接销给自己结识的商人。

50年代“恒兴烧房”烤酒房旧址

抗日战争时期,贵州成了战时大后方,全国工商业纷纷迁往西南,茅台酒的需求量猛增,促使三家烧房继续扩大生产。这时的“恒兴烧房”年产量达32500公斤,超过“成义”、“荣和”两家产量总和。在销售上三家竞争甚为激烈,“恒兴烧房”仗着资金充足、生产量大的优势,薄利多销,与“成义烧房”争夺市场。

文物背景——赖茅商标

抗日战争胜利后,赖永初把“恒兴烧房”的茅台酒商标改为“赖茅”,以此加强“恒兴烧房”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针对“成义烧房”百年老窖的商标,“赖茅”特别在商标上注明是“用最新的科学方法酿制”。

当时,人们也把“荣和烧房”产的酒叫“王茅”,于是市场上人们就以烧房老板姓氏来称呼、区别三家生产的茅台酒,即赖茅、华茅、王茅。三家烧房均以此为自产酒命名,并在贵阳市仁怀同乡会所办、文通书局印刷的刊物《仁声月刊》上每期刊登广告。“赖茅”还在贵阳市《民族导报》上登茅台酒“是酒中领袖,集香醇大成”的广告。

”赖茅“商标归属

目前,“赖茅”酒是茅台酱香系列酒之一,更是茅台集团“133战略”中着力打造的全国性战略单品。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