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法是什么意思(春秋笔法是什么意思呀)
春秋笔法是什么意思(春秋笔法是什么意思呀)
春秋笔法指的是什么意思呢,有什么来历呀
“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是孔子创造的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
孔子在司寇职位上审理诉讼案件时,判词若有可以和别人共同商量的地方,就不独自决定判词。至于撰作《春秋》,他认为该写的就写,该删的就删,即使是子夏之流的高足弟子也不能建议一字一句。
春秋笔法的产生:
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史学的奠基时期。后世史官所遵循的修史原则、方法以及指导思想都是在这一时期确立的。"春秋笔法"是孔子编修春秋的指导思想。孔子编修《春秋》的实践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论述,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一直是研究孔子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议题,人们对于其探讨也是争论不休。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它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对于学者们研究历史文献的书写演变过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春秋笔法是什么意思
“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是孔子创造的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
出自:
东周春秋末期-孔子: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翻译:
孔子在司寇职位上审理诉讼案件时,判词若有可以和别人共同商量的地方,就不独自决定判词。至于撰作《春秋》,他认为该写的就写,该删的就删,即使是子夏之流的高足弟子也不能建议一字一句。弟子们听孔子授讲《春秋》时,孔子说:“后代了解我凭的是这部《春秋》,而怪罪我也凭的是这部《春秋》。”
扩展资料
春秋笔法与公文写作:
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明确规定,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
公文中命令、通报、意见等文种,是国家机关表彰先进、批评错误、反映问题、确立舆论方向的重要工具,公文在发挥这些功能时,必须通篇表现出鲜明的立场,体现在文章中,则表现为公开叙事与隐蔽叙事的综合使用。
叙述在公文中占主导地位,其次是议论,再次是描写。在公文叙述中,如果时不时跳出一个叙述者来主观发言,显然是一件滑稽的事情。
为了既能保持公文庄重平实的文体风格,又能体现发文机关鲜明的态度,在隐蔽叙事的文本形式下发出公开叙事的声音,运用“春秋笔法”是最好的解决途径。(节选自《应用写作》学术月刊2005年第4期《如何巧用“春秋笔法”写公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的意思是什么
春秋笔法意思是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成语造句
1、一共八个字却称赞了两件事物,足可见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
2、于是法医们在遇到与能力者相关的案件时,往往会用春秋笔法,消消减减,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或者假设。
3、报纸上的这篇短文,颇有春秋笔法。
4、第二,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潜规则》靠春秋笔法以古讽今,很高明。
5、中国的史书讲究春秋笔法,为尊者讳。
春秋笔法是什么意思?在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历史典故?
春秋笔法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指的是写文章的时候通过比较隐晦或暗喻的方式写出那些不应该坦承在大众眼前的一些问题所在。这在古代主要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为了不给统治者造成负面的影响,也为了天下黎明能够安居乐业、天下太平。春秋笔法是一种语言使用的艺术,不着痕迹的表达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但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
众所周知,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晚年的时候,他和弟子们编撰了《春秋》,在编写一些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的时候,孔子暗含褒贬,并没有在明面上说出是非好恶,而是通过细节描写、及修辞的手法及材料的筛选呈现出来,比较委婉而微妙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后世人为了整理孔子的《春秋》,多有注释《春秋》的内在含义与指向,特别涉及礼的一些细节最多。这便叫做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
其实这很容易理解的,孔子作为一个历史的记载者,他不免会碰到历史中很多的人物事件,而这其中肯定不乏有奸吝小人、欺世盗名之徒,孔子肯定不能直言不讳的照本宣科,而是选择性的用大众都可以接受的方式尽量委婉的写出来。但这也不是撒谎,而是影射暗喻相结合,只有这样,既尊重了事实,又抒发了自己的观点。这叫委婉的陈述和评论,有目的的选择。
虽然孔子这样的“春秋笔法”为后世人对历史发展的研究有些误导,但他这样的做法也能被后人深深理解,也是他的良苦用心,是他的大智慧,才想出这个《春秋笔法》的妙招,直到现在文人们都会或多或少的互相的解嘲而哈哈一笑呢。
春秋笔法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春秋笔法 [ chūn qiū bǐ fǎ ]
释义:相传孔子修《春秋》,一字含褒贬。后来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为春秋笔法。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译文:孔子在司寇职位上审理诉讼案件时,判词若有可以和别人相同处,就不独自决断。至于撰作《春秋》,他认为该写的就写,该删的就删,即使是子夏之流的高足弟子也不能改动一字一句。弟子们听受《春秋》时,孔子说:“后代了解我的凭这部《春秋》,而怪罪我的也凭这部《春秋》。”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指曲折的文字。
近义词:
微言大义
微言大义 [ wēi yán dà yì ]
释义:《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后用“微言大义”指精微的语言里包含着深刻的含义。微:精深,精微。
出处: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从前孔子逝世,含义深远的言论就断绝,七十位贤人丧亡,经典著作的大义就违背。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什么是“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是指在宣传材料的选择上注意褒贬。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是孔子创造的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
1、词语出处: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2、注释:
子夏,孔子弟子。以才思敏捷,文学著称。所以,孔子经常跟子夏探讨文学创作。孔子身后,大多儒家经典是由子夏传下的。但就写《春秋》而言,孔子是不肯让子夏发表意见的。
扩展资料:
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史学的奠基时期。后世史官所遵循的修史原则、方法以及指导思想都是在这一时期确立的。"春秋笔法"是孔子编修春秋的指导思想。孔子编修《春秋》的实践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论述,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一直是研究孔子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议题,人们对于其探讨也是争论不休。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它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对于学者们研究历史文献的书写演变过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是什么意思
-
- 电脑一体机哪种最好(什么样的一体机电脑最好)
-
2024-01-24 03:58:41
-
- 传奇服务器端(传奇服务器端口怎么设置)
-
2024-01-24 03:56:35
-
- 直言不讳的意思(畏首畏尾的意思)
-
2024-01-24 03:54:29
-
- 黑色大丽花(世界大案纪实|黑色大丽花惨案:最恐怖分尸案66年后找到凶手)
-
2024-01-24 03:52:23
-
- 飞机票查询电话(飞机票查询热线电话)
-
2024-01-24 03:50:17
-
- 贾乃亮喜得双胞胎(贾乃亮再次喜当爹?李小璐晒孕检单,是真还是假?)
-
2024-01-24 03:48:11
-
- 如何打长途(如何打长途便宜)
-
2024-01-24 03:46:05
-
- 国际和平日(国际和平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
2024-01-24 03:43:59
-
- 密集恐惧症测试图(密集恐惧症测试图 高级)
-
2024-01-24 03:41:53
-
- 家常韭菜肉饺子馅的做法
-
2024-01-23 21:12:45
-
- 痛经怎么调理 痛经该如何自我调养?
-
2024-01-23 21:10:39
-
- ins是什么(网络用语ins是什么意思什么梗 )
-
2024-01-23 21:08:33
-
- 磔怎么读?磔的拼音和意思
-
2024-01-23 21:06:28
-
- 消防设施设备有哪些 ?
-
2024-01-23 21:04:22
-
- 温文尔雅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
2024-01-23 21:02:16
-
- 玩物丧志出处 “玩物丧志”的由来
-
2024-01-23 21:00:10
-
- 皮衣清洗的正确方法(皮衣的洗涤技巧正确方法)
-
2024-01-23 20:58:05
-
- 阑尾炎是哪个部位疼(阑尾炎的疼痛位置在哪里?)
-
2024-01-23 20:55:59
-
- 骨髓异常综合症 什么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2024-01-23 20:53:53
-
- 女裙用英语怎么说(女裙用英语怎么说读)
-
2024-01-23 14: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