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不讳的意思(畏首畏尾的意思)

2024-01-24 03:54 来源:蝶族生活网 点击:

直言不讳的意思(畏首畏尾的意思)

直言不讳的意思是什么

直言不讳的意思是无保留地、坦率地谈出事实、意见或感情,形容一个人说话直爽,毫无隐瞒。

直言不讳指无保留地、坦率地谈出事实、意见或感情;形容一个人说话直爽,毫无隐瞒。讳:避忌,隐讳。联合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定语、状语。出自房玄龄《晋书》:“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敢于直言不是不讲究说话的方式和艺术,而是指敢于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丝毫不因私情,不为面子而有所顾忌,躲躲闪闪。

敢于直言,敢于说真话,开门见山,一针见血,不隐恶,不饰非。直言不讳,反映的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品格,一种敢于负责的精神和一种雷厉风行的作风,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思想的一种优良品质。成语告诉人们,无论何时何地,要在言行上服从于真善的准则,不去刻意地追求外在的装饰。

不去刻意的讨好他人,不去为了所谓的“婉转”“不得罪人”而做一个“好好先生”,失去了直言不讳的勇气。

例句:

1、如果大家都能直言不讳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想很多事情都会简单起来的。

2、看到自己犯错误,同学们直言不讳,帮助我改正。

3、对外经贸大学人力资源专家陈胜军直言不讳的指出:"他这种就是不识时务的行为。"

4、每次放学后,妈妈会问我在学校表现如何,我都会直言不讳的回答。

5、当他和家属领到的食物不够吃时,克莱姆就直言不讳地对阿奇讲。

6、我们这个班的同学,在比赛中敢于直言不讳的屡见不鲜。

7、我对妈妈说:“你想叫我帮忙做家务就直言不讳的说出来吧,别在那旁敲侧击的了。

8、如果有同学做错事,我们应当直言不讳地指出来,不让他再犯。

9、俗话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俗话又说:交浅勿言深,沉默是金!对于善于倾听的人,必直言不讳,对于疑心太重的人,理当三思而行,愿你身边有知己能畅所欲言,无小人便不必慎言慎。

10、她善于辞令而且古道热肠,即便对人直言不讳,也看得出是在关心他们。

11、东海证券一位王姓分析师对记者直言不讳。

12、我们想象一个敢作敢为,直言不讳的拍桌子英雄,他的简单、蛮横的用词丝毫未留下任何含糊不清的事。

13、他直言不讳地向孤独九剑提出质疑。

14、但直到1999年,一名直言不讳的记者出版了一本关于刘文彩生平的书籍,才最终让人们相信其实刘地主并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

15、我发现家长身上也有很多缺点,家长能接受我们直言不讳的批评与建议吗?

直言不讳的意思

直言不讳[zhí yán bù huì]

    【解释】:讳:避忌,隐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出自】:《晋书·刘隗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直抒己见、心直口快、单刀直入

    【反义词】:隐晦曲折、旁敲侧击、隐约其辞

直言不讳造句:

1、我自己则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已置身于魔鬼和深渊之间。

2、如果大家都能直言不讳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想很多事情都会简单起来的。

3、老师让我们在课堂上如果发现她说错写错什么了,就直言不讳地给她纠正。

4、既然我们在大学时是同学,对于你那套高论,我也就直言不讳了。

5、在这个领导班子任期中,赶于直言不讳的同志也少得可怜。

6、在警察掌握证据,犯人不得不直言不讳的说出事实真相。

7、新班长说话总是含糊其词的,令我特别想念“直言不讳”的老班长。

8、如果有同学做错事,我们应当直言不讳地指出来,不让他再犯。

9、看到自己犯错误,同学们直言不讳,帮助我改正。

10、我想吃饼干时,不会拐弯抹角的跟妈妈说,而是直言不讳的说。

11、酒力似乎敞开了我的心怀,我就直言不讳地承认了那次的盗窃。

12、他能直言不讳,说明没把我当外人,因此我感到欣慰。

13、一向直爽坦率的嘉里却把真实情况全部向她的朋友直言不讳地倾吐出来了。

14、我直言不讳的跟妈妈说语文考差了。妈妈没说我,叫我下次努力就好了。

15、当他和家属领到的食物不够吃时,克莱姆就直言不讳地对阿奇讲。

16、小刚打破了妈妈心爱的花瓶,他直言不讳地告诉了妈妈,得到了妈妈的原谅。

17、我们管理班级时,需要直言不讳的作风,更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

18、莫泊桑不少短篇都是母亲为他提供的题材,即便在他成名以后,母亲仍是他的忠实的读者和直言不讳的批评者。

19、我发现家长身上也有很多缺点,家长能接受我们直言不讳的批评与建议吗?

20、每当我考试不好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直言不讳地指出我的缺点。

21、在课堂上能够直言不讳的给老师提意见,除了我可真没有几人。

22、说话做事我喜欢同直言不讳的人打交道,不喜欢同遮遮掩掩的人交朋友。

23、妈妈做事和说话都是直言不讳,从不拐弯抹角。

24、你直言不讳,几乎就像我的一个臣民。我很高兴自己没有立刻杀死你。

25、刘叔叔是个敢做敢当、直言不讳的人,很多领导都很喜欢他。

26、表哥平时说话直言不讳,从不拐弯抹角。

27、我直言不讳地说吧,我觉得你对我房子的粉刷做的很烂。

28、我们这个班的同学,在比赛中敢于直言不讳的同学屡见不鲜。

29、小林说话、做事总是直言不讳的,往往在不知不觉间得罪了一些人。

30、老师直言不讳的处事作风,受到大家的高度赞扬。

31、每当我做错了事,爸爸知道了总会直言不讳的批判教育我。

32、我们的杜老师总是直言不讳地指出学生的缺点,让我们及时改正。

33、他的性格直言不讳、热情奔放、活泼天真。

34、每次放学后,妈妈会问我在学校表现如何,我都会直言不讳的回答。

直言不讳什么意思

直言不讳的意思是: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直言不讳(拼音:zhí yán bù huì)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唐·房玄龄《晋书·刘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直言不讳(讳:避忌,隐讳)指无保留地、坦率地谈出事实、意见或感情;形容一个人说话直爽,毫无隐瞒。联合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定语、状语。

成语故事:公元379年,前秦皇帝苻坚派苻丕率领7万军队进攻东晋的襄阳,另又派三支军队共10万人,在襄阳城外配合作战,襄阳守将朱序凭险固守。

急报传到朝廷,晋孝武帝立即派冠军将军刘波率8000人马驰救襄阳。刘波率军赶到离襄阳50里处,军探报告前秦集结在襄阳的兵力有17万人,他权衡双方力量对比,认为无法救援,于是不再前进。朝廷认为刘波救援不力,免去了他的冠军将军之职。

公元383年,东晋军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此,孝武帝命令熟悉北方情况的刘波坐镇北方,统督淮北各军。这时刘波正患着重病,接到皇帝诏书后,觉得以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去北方改变动乱的局面,实在是无能为力。他考虑到自己不久于人世,决定上一道奏疏。

他在奏疏中写道:“我想起本朝开国的历史,联想起如今的国事,所以不顾自己放肆和愚妄无知,直爽地、毫不忌讳地把话说出来(臣鉴先微,窃惟今事,是以放肆狂瞽,直言无讳)。”接着,刘波建议孝武帝应怎样治理好国家,怎样使用人才等。奏疏写好不久,刘波就去因病世了。

成语寓意:敢于直言不是不讲究说话的方式和艺术,而是指敢于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丝毫不因私情,不为面子而有所顾忌,躲躲闪闪。直言不讳,反映的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品格,一种敢于负责的精神和一种雷厉风行的作风,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思想的一种优良品质。

成语告诉人们,无论何时何地,要在言行上服从于真善的准则,不去刻意地追求外在的装饰,不去刻意的讨好他人,不去为了所谓的“婉转”“不得罪人”而做一个“好好先生”,失去了直言不讳的勇气。

直言不讳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