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最大的巨贪雷志强,涉案资金92亿,相当于每个百姓头上325元

2024-10-07 07:04 来源:蝶族生活网 点击:423

甘肃最大的巨贪雷志强,涉案资金92亿,相当于每个百姓头上325元

雷志强,曾是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理事长、党委副书记,也是甘肃省金融界的一霸。他利用手中的放贷权力,为自己和儿子敛财,收受贿赂、挪用公款、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涉案金额高达92亿,相当于每个甘肃老百姓头上325元。

他的贪腐行为,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了特别重大损失。2020年12月31日,他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他的儿子雷某笃也因为伙同父亲受贿上亿元而被起诉。

雷志强出生于1958年2月,甘肃武山人。他的父母都是穷苦农民,但是非常重视他的教育。他从小就刻苦学习,成绩优秀。1978年,他考上了甘肃的财贸学校,在那个刚恢复高考的年代里,他的能力还是非常突出的。毕业后,他进入天水市财政局工作,从职员做起,逐步升迁为科长、副局长、局长、天水市副市长。2005年8月,他被调任至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担任党委副书记一职。2009年1月至2017年4月,他担任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党委书记。

雷志强曾经在某一采访中说过,“我是农民的儿子,最关心的就是农民的生活。”他也是把为农民服务当做一生准则。正因为他是甘肃人,是甘肃农民的儿子,才让许多甘肃人民心甘情愿地把自己多年来的积蓄放在信用社。在外人眼中,雷志强一直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好领导。任职期间,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从一个负债经营、名不见经传的单位发展壮大为一个拥有巨额利润、存贷款余额均位居全省第一的金融机构。

然而,在权力和金钱面前,雷志强逐渐丧失了原本初心和底线。他将手中的职权当作敛财工具,毫无顾忌地跟商人相互勾结,心甘情愿地被商人“围猎”。从一开始的小项目,再到后来价值过亿的项目,雷志强的“胃口”变得越来越大,发展到最后的时候,雷志强捞的好处费竟然高达2.41亿元。不过这还只是雷志强贪婪的一部分罢了。

雷志强的儿子雷某笃也涉嫌受贿上亿元,与父亲共同参与贪腐活动。据报道,雷某笃以父亲的名义进行暗箱操作,影响银行贷款的审批过程,并借助父亲的职务为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这种父子合谋的贪腐行为,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罪恶程度。

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2017年4月26日,雷志强被带走接受调查。同年9月30日,他被开除党籍和公职。2018年8月,宁县人民检察院对雷某笃受贿案提起公诉。2020年12月31日,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雷志强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查封、扣押的赃款、赃物及孳息依法没收上缴国库;尚未追缴到案的财产继续追缴上缴国库。

雷志强父子把金融机构当成了自己的摇钱树,他们的贪婪和无耻,让人愤慨和震惊。他们不仅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败坏了甘肃省的形象和信誉。他们的行为,也给甘肃省的反腐败斗争敲响了警钟。

雷志强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给我们提供了教训。我们要以此为鉴,深刻反思自己在工作中是否存在违纪违法行为,是否有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亲属谋取私利的行为,是否有收受他人贿赂或者送出贿赂的行为。

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是党员干部,是人民公仆,是国家工作人员,要恪守党纪国法,遵守职业道德,履行职责尽责,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和期望。我们要时刻警惕自己在权力和金钱面前是否有动摇和妥协,是否有贪婪和无耻之心。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和警醒,不让自己成为雷志强那样的人。

雷志强的一生,是一个从农民儿子到金融巨贪的悲剧。他的一生,也是一个从为人民服务到背叛人民利益的悲剧。他的一生,也是一个从党员干部到受到党和国家严惩的悲剧。他的一生,也是一个从荣耀到耻辱的悲剧。他的一生,也是一个给我们提供了深刻教训和警示的悲剧。我们要从他的一生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不走他走过的歧途,不重蹈他覆辙的错误,不成为他那样的人。我们要坚决拥护党中央和国家监委对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参与甘肃省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为建设风清气正、廉洁高效、服务人民的金融机构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