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闫宏微两年抗癌经历,生命的终点该怎样把握?

2023-12-18 02:29 来源:蝶族生活网 点击:155

高校教师闫宏微两年抗癌经历,生命的终点该怎样把握?

上海某高校青年教师,女博士闫宏微抗癌两年后,于2019年3月18日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故事,我最近才通过一档纪实节目《人间世》了解到,感触良多,写了几篇文章,引起不少网友关注评论。

根本不是要深扒曝光,她的故事早就影响深远,只是我近几天才知道而已,凭着节目给我的直觉,陆续发布几篇感想文章,而网友们的评论又引发我产生新的思考。

如果你是关注闫老师及其家人的人,如果你读了我之前的文章,一定能够感受到我对她的惋惜及对她家人的牵挂和祝福,当然我也有些疑惑。

闫宏微及家人的故事之所以这么引人关注,他们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个体,而是一个群体。所以我们的一切看法或情感或许是借助于这个事例而在各自的认知内进行了重构。

很多人知道闫宏微的故事比我早得多,她是山西榆次人,哲学博士,上海某高校教师,爱人吴载斌是与经济或金融相关的博士,两人年貌才学相当,本为珠联璧合的一对金童玉女,从吴载斌微文判断,他是福建龙岩长汀人。

两人来自天南地北,凭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步步自本科、硕士、博士,终于在大上海立足,他们求学、恋爱、入职、结婚、生子、买房,成为新晋的中产阶级。

她出生于1984年,节目拍摄于2018年,她给我的印象就定格于那时,35岁,孩子3岁,治疗的副作用让她身材发胖。她留短发,没有什么发型,她穿着棉睡衣和孩子互动,一切都是自然的呈现。

检查出疾病之前,2016年12月23日,闫宏微有张刚运动完的照片,她长发束起,面色红润,肌肤柔嫩,看起来比33岁的一般女性更年轻漂亮有活力,她戴着大框眼镜,穿一件蓝灰色翻领毛衫,这是位清新、秀气、活力满满的年轻妈妈,一位前途无量的高校青年教师。她对即将到来的2017年充满期待。

2017年的春天,不知是单纯的体检,还是有什么症状才去检查,她被查出得了三阴性乳腺癌。那一年她开始了系统的治疗,这从确诊到接受治疗的心理转变经历了怎样的狂风暴雨?

片子拍摄时,闫宏微尝试遍了国内一切治疗这种病的方案,不同于一般病人,她表现出了对命运超强的掌控能力。

她的专业是哲学,有能力改造人的思想,她也决心改造自己的癌细胞。她一路顺顺利利达到学业顶峰,年纪轻轻,事业家庭都蒸蒸日上,这和她超强的能力和意志密切相关。因此,在同类病人中,她也是能力最强最有毅力的那一类,当我看到她自己联系去美国治病,和医生无障碍交流,自己跑出去买靶向药药,一遍遍佩服她的能干!

如果不考虑病人,有时候我有个糊涂的认知,能干的人,尤其是能干的女人可敬,但不可爱!他(她)们那种时时掌控事态,掌控命运的自信和强势给人以压抑感。

我曾经不认可闫老师那样的过度治疗,她没有给自己留遗憾,没有舍不得治病,一切能用的手段都用了。

我觉得她知道自己有病后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治疗,先不说钱,这个不间断的治疗过程,病人承受的痛苦太多,家属的疲累和精神压力无法形容。大家应该都体会到家中有病人住院时的那种奔波和根本缓不过来的困顿疲乏。

在健康时,我们常常觉得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家人让我们生气,工作让我们有压力,今天烦恼胖了,明天烦恼老了,自己在意的人不在意自己,这些都让我们烦恼,常常怀疑活着的意义,就像李诞那句名言,“人间不值得”。

而当大病来了,生命可能很快终止,猛地珍惜活着的每个机会,所以闫老师不放弃每一种可能,她说每个人的癌细胞都是不一样的,没准她的癌细胞就能被“成功改造”。她说别的什么都行,就是不能提孩子,提到孩子就受不了了,她就会崩溃哭泣,这样的心态,当过妈妈的每个女人都能理解。

一个人就是因为孩子才开始变得怕死,在这个世界上,那个你生的小小人儿,她(他)最需要你。没有你的陪伴,她(他)也会长大,但是没有了妈妈的童年多么令人心疼。

基本上人们都是想孩子比想父母多,比想自己多。所以闫宏微的母亲哭泣,父亲叹息,埋怨自己没有能力筹集到那么多钱,说“小孩子生病,大人心里最疼”。闫老师生病的两年,最受煎熬的应该是她的父母。

这世上最疼爱她的父母,应该是既心疼女儿受罪,也担忧外孙女未来的人生,更不想放弃一切可能带来奇迹的机会。

所以从闫老师及她父母的角度,应该不会后悔曾经的过度治疗,就像很多病人及家属的想法,努力了就不遗憾。金钱、辛苦和有可能带来的转机相比,都可以忽略。

而大多数人认为的不如不过度治疗,尝试中医或其他保守疗法或许效果更好,即使不治疗,把剩余的时间用来陪伴孩子,或者和家人一起外出旅行,生命的质量应该更高。

那是因为我们是健康人,我们认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而病人或家属会认为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对于是否该过度治疗,我的想法也慢慢变化了,变化的是我可以理解她的拼搏和各个层面的看法。仍然不变的是,如果我是她,当中美两国该领域顶尖的医生都告诉这个病无法治愈,我会放弃,好好规划剩余的时日,而不是再任由自己掉光头发,我不想再挣扎,我已经努力过了。

谁也无法预料自己会不会生病,谁也无法预料自己何时以何种方式离开这个世界,自然也无法预料自己的想法会不会发生变化,所以我喜欢写点文字,记录当下的心态,也许有一天,需要从这些文字中寻找勇气和理性,从容面对生命的结局。

(本文故事来源于《人间世》,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冒犯之处,告知作者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