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天体方位测定仪器是我国战国时期发明的浑仪

2024-06-11 15:15 来源:蝶族生活网 点击:

世界上最早的天体方位测定仪器是我国战国时期发明的浑仪

它是以浑天说为理论基础制造的测量天体的仪器。浑仪发明的时间大约是在战国中期至秦汉时代,也就是公元前4~前1世纪。在公元17世纪发明望远镜之前,浑仪是所有天文学家测定天体方位时都不可缺少的仪器。

我国最原始的浑仪是由2个环圈组成,一个是固定的赤道环,它的平面和赤道面平行,环面上刻有周天度数。一个是四游环,也叫赤经环,能够绕着极轴旋转。在四游环上附设有观测用的窥管。窥管可以绕着四游环的中心旋转。为了便于测量太阳的位置,东汉中期的傅安和贾逵在浑仪上安装了黄道环,张衡又加上地平环和子午环。

唐代初年,李淳风在前人的基础上制造了一架更完善、更精密的浑天黄道仪。整个仪器分为内、中、外3层。外面一层固定不动,叫六合仪,包括地平环、子午环和外赤道环。内层能够旋转的四游环连同窥管,叫做四游仪。中间一层叫三辰仪,是李淳风新加的,由3个相交的圆环——黄道环、白道环和内赤道环构成。黄道环用来表示太阳的位置,白道环用来表示月亮的位置,赤道环用来表示恒星的位置。我国古代将日、月、星称为“三辰”,因此新增设的这一层定名为三辰仪。三辰仪可以绕着极轴在六合仪里旋转,而观测用的四游仪又可以在三辰仪里旋转。此时我国的浑仪,在一个时期内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仪器之一。

世界上最早的天体方位测定仪器是我国战国时期发明的浑仪

最早的浑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