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战役是哪一年发生的(打响渡江战役的前后介绍)

2024-04-22 22:13 来源:蝶族生活网 点击:

渡江战役是哪一年发生的(打响渡江战役的前后介绍)

常常被忽略的“渡江战役”:

“拨开历史迷雾、静看风云变幻”。

伟人毛泽东一生中做过多次决定中国革命事业的重大决策,其中1949年上半年的“渡江战役”常常被忽视,然其决策的正确性、果敢性,彪炳千古、英明至极。

若站在上帝的视角,回视1949年初,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及在战略决战阶段的其他战役,国民党军大部主力已被歼灭,人民解放军已解放东北全境、华北大部、西北一部和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各解放区已连成一片。

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已发展到400万人,士气高昂,装备得到进一步改善,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更加丰富,已完全有把握在全国范围内战胜国民党军。似乎随之而来的“渡江战役”,是必须要打的,一定会是水到渠成、摧枯拉朽一样,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

一、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集团仍具有一定的军事实力

三大战役之后,人民解放军占据战场优势,但国民党军也并非一无是处,长江,更是历来被兵家视为天堑,中下游江面宽达2~10余千米。国民党集团企图借助长江天险,划江而治。

长江以南,国民党集团仍有71个军,约115万军队,国民党集团在南方经营多年,各类特种兵、机关、学校和地方保安团,人数也有几十万。

精锐的汤恩伯集团,约45万人,布防在南京、上海一带,白崇禧集团约25万人,部署在武汉一线。国民党集团有海军舰队,大大小小上百艘,亦在长江江面协防,空军约300架飞机支援陆军作战。

因此,渡江战役,并非是一场一边倒的战役,人民解放军面对的困难重重,任务亦是非常艰巨,也是需要付出牺牲的。

二、“和平谈判”,亦是当时国内政治声音的主流之一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以退为进,宣布引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任“代总统”,并出面提出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虽然这是蒋介石的政治把戏,明显是“以时间换空间”,拖延时间,以便整顿军事力量,积极在江南备战。

但对于渴望和平的国内广大群众和民主人士来讲,内战已然三年,国内疲敝,若能迅速停止战争,减少伤亡,“和谈”也是一个不错的出路,口号非常吸引人。因此,国内的各方政治派别,也都在呼吁和支持和谈。

在此情况下,暂停交战,推进和谈,是伟人毛泽东等领导人们必须要考虑,即使明知国民党是“假和谈”,但若能和平方式解放江南,也是极好的。因此,1949年1月-4月的和谈,是必须要进行的。

三、苏美对于中国格局的利益考虑

和谈大概率是谈不拢的,一旦谈崩,到底是渡江,还是划江而治?作为世界两霸之一的苏联和美国,从其国家利益考虑,都是希望中国大陆划江而治,南北对峙,借此能够更多介入中国内政。

伟人毛泽东等领导团队,不得不考虑背后老大哥苏联人的政治态度,是听从苏联的建议,见好就收、划江而治、维持目前的解放区?还是渡江南下,坚决的统一中国呢?渡江南下,能否取得胜利呢?

中国历史上,南北对峙的统一之战,北伐或南征,失败的例子也众多,前秦符坚南征、东晋刘裕北伐,最终都是功亏一篑了。人民解放军,能否顺利渡江呢?

这都是摆在伟人毛泽东面前,需要认真、全盘思索的问题,决策不是那么容易下。

所幸的是,即使没有老大哥苏联的支持,伟人毛泽东及他的优秀领导团队,终是果敢决策渡江!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顺利突破长江天险,占领南京,进而统一全国。

如果但凡犹豫一下,如果但凡不够果敢,如果保守一点,也许中国就重演了南北朝的历史了,也许朝鲜半岛的现状,就是中国的现状了。

历史证明,只有统一的中国,才会走上繁荣富强的坦途,也感谢伟人们当初英明果敢的决策,渡江战役的重要性,地位应该被提高,功劳也应该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