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衣奴才在清朝是怎样存在的-(包衣奴才是什么意思)

2023-10-11 14:21 来源:蝶族生活网 点击:

包衣奴才在清朝是怎样存在的-(包衣奴才是什么意思)

奴才一词,通常是贬义的意思。即使在清朝,如果是在民间,奴才还是一个贬义词,就是指那些失去自由奴仆,或者地位低微的人。但是,在清朝的旗人中,奴才却成为一个褒义词了,没有一定身份是不能自称奴才的。而这些自称奴才的人,通常就是旗人中的包衣,这才有了包衣奴才之说。

包衣奴才在清朝是怎样存在的-(包衣奴才是什么意思)

包衣中其实也是有阶级存在的,比如上三旗包衣就被称作“内务府属”,是皇帝的“家人”,故此身份地位完全等同正身旗人,不止有独立户籍,还可以做官,享受一切旗人的待遇。乾隆时期的内阁成员来保就是包衣出身,雍正年间的军机大臣高斌也是包衣出身,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来自内务府。

包衣奴才在清朝是怎样存在的-(包衣奴才是什么意思)

包衣的身份说高自然也是不高,因为八旗内的官员和兵丁都可以拥有,不过包衣的总管理权在国家,只有皇家拥有赐予或回收的权力,也就是说包衣是皇家分配的,包衣奴才被分给封主家,是实行世袭制,世世代代为封主服务,包衣奴才所生的子女,他们的身份也只能是成为包衣奴才,他们的生活、婚嫁、居住,都要由家主来安排

包衣奴才在清朝是怎样存在的-(包衣奴才是什么意思)

什么人会成为包衣奴才?一些满族平民因犯法沦为奴仆的、贵族收养的、女真时期通过战争俘虏的都有可能成为包衣。此外,包衣的后代生下来就是包衣。也就是说包衣女子,有机会被其主人看中。下五旗的包衣之女,可以由亲王、贝勒选为媵妾,上三旗的包衣之女则有机会选拔入宫,比较出名的有雍正帝的生母孝恭仁皇后、嘉庆帝的生母孝仪纯皇后,她们都出生于上三旗包衣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