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杀溥仪,毛主席这样说

2023-11-22 00:34 来源:蝶族生活网 点击:

为什么不杀溥仪,毛主席这样说

溥仪的一生就像是【过山车】,历经了大起大落,也经历了反抗和挣扎,但在历史车轮碾压一切的面前,他失败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一直都是那个被推着向前的人,显得渺小又无助。

世界上各个国家,各朝各代,那么多的末代皇帝,为什么偏偏溥仪那么受关注呢?原因很简单,只是因为他恰恰经历了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风云多变的年代。

1908年的冬天,这年对大清王朝来说,比往年的冬天都要冷一些。

11月14日,郁郁寡欢且不得志的光绪皇帝,终于离开了这个让他悲喜交加的国家,驾崩了。

而一直与光绪帝缠斗争权的慈禧太后,也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她早已物色好了继位的人选,然后比光绪晚了一天。11月15日,也随着光绪帝西去。

而慈禧早已物色好的人选,也就是醇亲王载洋的儿子---爱新觉罗·溥仪。

这一年,溥仪还不满3岁,一个巨大的国家就压在了他的身上,他想扛起,可是凭借他3岁小孩的身躯,怎么扛也扛不起来一个风烛残年的国家。

溥仪小时候

1911年,武昌起义一声炮响,本就风烛残年的大清王朝,终于被推翻了。

那一年全国人民都在欢呼雀跃,那一年,溥仪五岁,溥仪的退位诏书都是大臣代写的。

这时候的溥仪,对于各派大佬,杀与不杀,都毫无意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溥仪和伪满洲国官员

这时候,溥仪心里头门清,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勾结日本人建立伪满洲国,被国民党,或者是我党抓住肯定都没好下场。于是打算一起逃到日本去。

结果在沈阳机场被红军当场抓获,随后被带到苏联,一直到1950年才被遣送回国,那年溥仪44岁。

新中国成立后。

1950年,溥仪被遣送回国,按道理来说,对这么一位大汉奸,封建社会的遗毒,抗日战争的战犯,枪毙了都不为过。

然而,溥仪只是被送去劳改了几年之后就被特赦,分配到北京植物园负责园丁和卖票了。

毛主席和溥仪

为什么不杀溥仪?毛主席这样说:

不杀他们,不是没有可杀之罪,而是杀了不利。这样的人杀了一个,第二个第三个就要来比,许多人头就要落地。这是第一条。第二条,可以杀错人。一颗脑袋落地,历史证明是接不起来的,也不像韭菜那样,割了一次还可以长起来,割错了,想改正错误也没有办法。第三条,消灭证据。镇压反革命要有证据。这个反革命常常就是那个反革命的活证据,有官司可以请教他。你把他消灭了,可能就再也找不到证据了。这样就只有利于反革命,而不利于革命。第四条,杀了他们,一不能增加生产,二不能提高科学水平,三不能帮助除四害,四不能强大国防,五不能收复台湾,杀了他们,得到一个杀俘虏的名声,这个名声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