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木为信成语故事的启示(立木为信的成语故事简短)

2023-11-09 06:56 来源:蝶族生活网 点击:

立木为信成语故事的启示(立木为信的成语故事简短)

立木为信——人无信而不立,业无信而不兴。

立木为信:指说到做到,言而有信。商鞅为推行新法而取信于民的方法。

【出处】《史记·商鞅列传》。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在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比其他各国落后。自从秦孝公即位后,他任用商鞅为“大良造”,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防部长,让秦国一下成为七国之中最强的国家。

立木为信成语故事的启示(立木为信的成语故事简短)

在商鞅变法前,他知道推行新法的困难,老百姓对政府应该失望透顶,政府在群众心中没有信任感。

为了让老百姓相信自己,他想出一个办法,安排人在首都的南门立了一根三丈(相当于10米)长的木头,并且发布公告,要是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给他十两黄金。

这个举动引来了很多老百姓,他们议论纷纷。有一个人说道:“这根木头在场的人都扛得动,用得着十两黄金吗?可信吗!”

还有一个人说:“大概是跟我们开玩笑吧,不会是真的。”围观人群都认为商鞅说的话不可信,没有一个人去扛木头。

商鞅见到这种情况,又加大赏金到五十两。说道:“如果有人能把这根木材扛到北门去,我就赏给他五十两黄金。

听到这里,在场的老百姓又开始哗然。有人大声问道:“商大人真会开玩笑,这么简单容易的事,能得到那么多赏金吗?”

现在,人们反而更加怀疑了,谁也不敢去扛那根木头。过了一会儿,人群中走出来一个中年壮汉,大声说道:“我来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看商大人到时候给不给黄金,不给我看他怎么下台。”

只见那人蹲下身子,轻松扛起木杆,迈开大步,快速走向北门。围观的人群也跟着去看热闹,想看最后能不能得到赏金。

壮汉到达北门放下木头后,商鞅立即叫人拿了五十两黄金,交给了他。

立木为信成语故事的启示(立木为信的成语故事简短)

见到这种情况后,老百姓纷纷称赞商鞅是守信的人。商鞅用信用折服了秦国百姓,后来他制定的新法颁布后,得到顺利推行。

人无信而不立,业无信而不兴。人不诚而无交心不诚而无品。

商鞅变法重在诚信,所以立木取信万民,说明了他做事的决心和勇气。我们在生活中都应以信为重。古语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做人就要言出重如泰山,不能言而无信,如果把说出的话当儿戏,说了不做,言出不行,则会失去很多人对自己的信任,自身形象在别人心中也将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