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蝶变展新颜

2024-07-14 14:03 来源:蝶族生活网 点击:

乡村蝶变展新颜

本文转自:十堰日报


特约记者 袁海成 通讯员 李娟 王若玲

金秋时节,行走在竹山县麻家渡镇蛟龙村,只见青山含黛、竹林葱茏,通村道路宽敞干净,农家院落别致漂亮,一湾碧水绕村而过……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几年前,蛟龙村还是另外一种面貌,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基础薄弱、房屋破烂老旧,群众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

近年来,该村按照乡村振兴总要求,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抓手,通过易迁安置、危房改造,解决89户群众住房困难问题,实现全村户户有安全住房。

乡村怎么建,群众说了算。村“两委”利用晚上农闲时间,召开群众会、场院会,收集村民意见建议。“村主干道能拓宽就好了,我们以后卖农产品也会更方便”“要是有个小广场可以纳凉就好了”“村里有些地方杂物随意堆放,不仅不美观还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群众有需求,干部有回应。村“两委”、驻村帮扶单位等共同发力,硬化拓宽通村水泥路7.5公里,安装路灯100余盏,修建集中饮水点3处,新建垃圾处理池8个、文化广场2个,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蛟龙村探索推广“智能+网格”治理模式,在所有院落、河口、饮水点安装摄像头,在防火、防汛、防盗、防骗、关爱弱势群体等方面实现智能化,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该村立足竹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竹材产业,培养3名村级竹林经纪人,规范竹材经营秩序,统一竹材规格、价格。同时,建立竹林“四砍四留”制度,即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砍弱留强、砍老留嫩,确保竹林增产增收、产业循环发展,全村竹产业年收入突破200万元。

该村核桃种植面积达500亩,成立天湾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委托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户标准化管护,鼓励种植户参与基地管护、学习种植技术,带动172户群众亩均增收3000元。

“以前种核桃为销路发愁,现在采摘后直接拿到合作社,不仅节省成本还能卖个好价钱。”村民冯照洋在村“两委”帮助下流转土地种植核桃、茶叶,在供养两个孩子上学后,每年还能存下不少积蓄。

如今,蛟龙村道路通畅了、百姓富裕了、风景更美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新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