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首次获得宇宙中全尺度暗物质晕内部结构清晰图像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首次获得宇宙中全尺度暗物质晕内部结构清晰图像
艺术家对宇宙中具有不同质量的暗晕的想象图。(喻京川绘制)
超级放大宇宙模拟里暗物质密度分布示意图:图中展示的是其中的两次放大过程。背景图片里宇宙网格里的节点则是质量为太阳质量的星系团,而左下角里第二张放大的图里最小的结构体则为太阳质量的地球大小的暗晕,其质量跨越20个等级。
(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时间2020年9月3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布国家天文台王杰研究员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的一项重要理论发现。他们利用中国和欧洲的超级计算机,采用一项全新的多重放大模拟技术,在当前标准宇宙学模型下,首次获得了宇宙中从最小的类似地球质量大小到具有最大质量的超级星系团(跨越20个数量级)的暗晕内部结构的清晰图像。
宇宙中约85%的物质成分是暗物质,其物质属性和组成恒星、行星以及我们人类世界的普通物质截然不同。这些暗物质受引力塌缩,形成的结构体则被称为暗晕。而普通物质的气体通过冷却、聚集于暗晕中心,从而形成璀璨的恒星,星系以及整个光明的世界。宇宙中最大质量的暗晕是包含数百个亮星系的巨型星系团,其质量大约是太阳的百万亿倍,它们的属性已经广泛的被天文学家研究了。因为恒星和星系只能在比太阳重百万倍的暗晕里形成,对于那些比这一质量小的暗晕,它们在整个宇宙演化历史里一直保持“黑暗”。它们数量极多,人类却对其知之甚少。根据目前流行暗物质属性模型推测,宇宙中最小的暗晕质量可能和地球相当。
“因为它们的黑暗,我们只能依赖超级计算机通过模拟宇宙的演化来研究这些黑暗的超微暗晕。”来自国家天文台的合作者高亮研究员说,“为了在整个宇宙的背景框架下研究只有太阳系大小暗晕的内部结构,我们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技术。”
来自中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的国际研究团队耗时5年,开发、测试模拟程序,并运行了一系列超级放大宇宙模拟,质量放大倍数跨越30个数量级(1后面30个0)。也即一百万亿亿亿倍。
“在宇宙中一个典型区域进行的这一超级放大模拟,需要利用八个‘放大镜’接力去放大。其放大程度相当于在一张月球表面的图片找到上面的一只跳蚤。想想如何逐次去配置每一个新的‘放大镜’使新获得的图像和原来的一样精确清晰就对我们模拟原初条件的精度和程序的精确度和可靠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一挑战是我们整个领域都从未遇到过的,也是我们从业以来所遇到的最艰难的一次。”来自Durham大学的共同作者Carlos Frenk教授说到。这些超级放大的模拟使该团队得以可靠并详尽地研究从地球到超级星系团质量暗晕的形成、演化以及内部结构。
“人们一直猜测那些小的暗晕应该和我们熟悉的超大暗晕内部结构不一样,但令人惊叹的是我们发现所有质量的暗晕竟然均具有极为相似的内部结构——中心致密,往外逐渐稀疏,而大量的更小的暗物质团块在其相对较外的空间环绕。”王杰研究员说到:“如果不知道比例尺,在图像上几乎很难区分一个巨大的星系团暗晕和一个只有地球质量大小的超微暗晕。”
这些新获得的对小质量暗晕内部结构的认识将让天文学家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去探测它们,比如引力透镜,动力学和伽玛辐射爆的监测。根据目前的一些理论推测,大量的暗物质粒子会在致密的暗晕中心相互碰撞,从而湮灭产生伽马辐射爆。“我们的结果预测很大一部分辐射来自于那些因为太小而不能形成恒星的超微暗晕。”来自德国马普天体物理所的合作者Simon White教授说到,“未来的伽玛射线观测极可能捕捉到这些辐射信号, 从而让我们一窥这些宇宙中的‘超级小矮人’的‘真容’。这将帮助我们验证关于暗物质本质的假设——可能暗物质可能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完全’是黑暗的。”
这一超级模拟在中国广州天河2,英国Durham的COSMA,德国慕尼黑的超级计算机上完成。本研究共包括7位作者,来自中国、英国、德国、美国四个国家四家单位。
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642-9。
相关报道:科学家首次获得宇宙中全尺度暗晕内部结构清晰图像
(报道)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北京9月4日电:《科技日报》报道,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国内外单位的研究人员,首次获得了宇宙中全尺度暗晕内部结构的清晰图像。
报道说,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国内外单位的研究人员,利用中国和欧洲的超级计算机,采用一项全新的多重放大模拟技术,在当前标准宇宙学模型下,首次获得了宇宙中全尺度暗晕内部结构的清晰图像。相关研究成果9月2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上。
据介绍,宇宙中约85%的物质成分是暗物质,其物质属性与组成恒星、行星以及我们人类世界的普通物质截然不同。这些暗物质受引力影响而塌缩,形成的结构体被称为暗晕。普通物质的气体通过冷却,聚集于暗晕中心,从而形成璀璨的恒星、星系以及整个光明的世界。
报道称,宇宙中最大质量的暗晕是包含数百个亮星系的巨型星系团,其质量大约是太阳的百万亿倍,它们的属性已经被天文学家广泛研究。然而,小质量的暗晕却没有那么幸运。它们虽然数量极多,但是人类却对其知之甚少。
报道说,研究人员耗时5年,借助超级计算机,开发、测试模拟程序,并利用多重放大技术,成功将小质量暗晕的放大倍数跨越30个数量级。这些超级放大的模拟使研究人员得以可靠并详尽地研究从地球到超级星系团质量暗晕的形成、演化以及内部结构。
报道指出,这些新获得的对小质量暗晕内部结构的认识,将让天文学家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去探测它们,比如引力透镜,动力学和伽马辐射暴的监测。
宇宙暗物质太阳星系地球神秘中国科学欧洲恒星行星人类世界德国英国美国月球俄罗斯卫星科学自然地理探索
-
- 须鲸的食量是先前认为的三倍
-
2024-03-07 03:45:43
-
- 巨羽海葵会吃蚂蚁?
-
2024-03-07 03:43:38
-
- 小行星和彗星可能比科学家此前认为的更相似
-
2024-03-07 03:41:33
-
- 事件视界望远镜(EHT)拍摄到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发出的射电射流的特写图像
-
2024-03-07 03:39:28
-
- 银河系超大质量黑洞在“死亡射线”光束爆发后仍长期处于“阴燃”状态
-
2024-03-07 03:37:23
-
- 麻省理工学院(MIT)粒子物理学家Kerstin Perez正在寻找暗物质的踪迹
-
2024-03-07 03:35:19
-
- 太阳系外围隐秘的“第九行星”可能并非行星
-
2024-03-07 03:33:14
-
- 南非罗格克鲁夫自然保护区雪地中竟然有猎豹?
-
2024-03-07 03:31:09
-
- 全球昆虫或在100年内灭绝 将导致生态灾难
-
2024-03-07 03:29:04
-
- 天文学家解开蓝环星云之谜:恒星TYC 2597-735-1碰撞造成
-
2024-03-06 20:38:15
-
- 首个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TOI 700 d被发现
-
2024-03-06 20:36:11
-
- 研究发现近地小行星Kamo'oalewa可能是月球的一块碎片
-
2024-03-06 20:34:06
-
- 距离地球5.7亿光年远的星系ESO 253-G003 每隔114天就会像烟花一样发出闪光
-
2024-03-06 20:32:02
-
- 猎户座的参宿四经历数星期无法解释的亮度变化 可能不会立刻发生超新星爆炸
-
2024-03-06 20:29:57
-
- NASA的洞察号火星登陆器第一次记录到“火星地震”
-
2024-03-06 20:27:53
-
- 在火星发现只在午夜出现的神秘磁脉冲
-
2024-03-06 20:25:48
-
- 火星古代海洋的水分可能被困在地壳的矿物中
-
2024-03-06 20:23:44
-
- 《自然天文学》:中国科学家在银河系周围发现近二十个矮星系
-
2024-03-06 20:21:39
-
- 太空的边缘究竟在哪里?
-
2024-03-06 20:19:35
-
- 世界上最危险的泳池,位于瀑布之巅,随时有掉下去的危险
-
2024-03-06 1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