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的军事伦理思想源泉,是孙子对时代问题的直接感受与自得

2024-04-15 00:04 来源:蝶族生活网 点击:

《孙子兵法》的军事伦理思想源泉,是孙子对时代问题的直接感受与自得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或《吴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现存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关于《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的渊源,要做到有征有信,要有所澄清。首先是与孙子同时或略早于孙子的,就思想学说的系统性而言,主要是老子、孔子,因此就渊源而言,主要是指《周易》、《老子》等经典,至于与儒家学派的关系,应该说相互影响的成分比较多。

其次,就先秦时期思想界的整体状况而言,墨家、法家等的思想的成熟皆晚于孙子,比如墨子就属于战国时期人了,法家属于道家之别子。第三,先秦时期盛行的某些理论观点、概念是为当时的人共同所持的,只能说是相互影响,只是具体含义因各自的主旨不同而有别,比如说“道”“义”“利”“勇”等。

综言之,《孙子兵法》主要渊源于孙子对时代问题的直接感受与自得,同时也受到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的影响和启发,也有来自于《老子》的智慧,特别是《老子》所提供的一些哲学范畴和辩证思维方式。

一、“春秋无义战”的时代问题

1.老子的影响

春秋时代社会“变乱”无序的问题是当时思想家们共同的问题意识,也是他们思考那个时代、试图给时代问题找出路的思想发生域,用战国时代孟子的概括性说法,那就是“春秋无义战”。

相较于战国时期的孟子而言,老子、孔子、孙子等对时代问题的感受来得更直接,尽管观察角度各异,根本的应答与解决之道也颇为不同,但战争的论题是谁也绕不开的。

在老子的观察中,时代问题的症结在于上层的胡乱作为和欲望,欲望产生争斗,所以老子开出了无为清静自化的药方,反对一切战争和仁义道德教化,“夫觟美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欲者不处。”

“虽有舟舆,无所陈之。”要建立起小国寡民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和平社会。但老子也不得不承认战争的现实,所以老子也提出了“柔弱胜刚强”、“正复为奇”的军事战略原则,基于此,后世也有许多注家把《老子》当兵书看待,如果结合老子所处的时代来看,“反战”与致胜之道并不矛盾。

2.孔子的角度

在孔子的观察中,时代的错乱表现为“礼乐崩坏”。按周制,“礼乐征伐”的权力在周天子手中,可随着周室衰微,礼乐制度失去了约束力,诸侯、大夫的礼制已经乱了。

“征伐”也只有象征意义,失去作为,而诸侯“问鼎”的冲动和彼此的争霸,把这套礼乐文明冲击得七零八落。所以,孔子认为时代之坏在于礼乐的崩坏,救世之道在于恢复周礼、教化人心、重建人伦秩序。

《孙子兵法》就产生在那个“无义战”的时代,那是一个充满战乱与权力更替的时代,“《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从《孙子兵法》中,尽管我们不能看到孙子对战地实景的具体描绘,但我们可以隐约看到“破国”、“破城”的惨烈和“五事七计”中所需要的巨额军事耗费,所以孙子才会提出“上兵伐谋”、“全国为上,破国次之”的观点。

所以孙子从伦理角度对战争的反思与总结,才会显得如此鲜明而强烈,全著充满了对世事民生的伦理关怀。具体就时代问题的发生域而言,孙子所在的齐地、吴地可谓首当其冲。春秋时期最早的霸业就出现在齐国,管仲襄助齐桓公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孔子称其曰“仁”。

管仲的作为触发了孙子的思考与实践。齐地的地域军事文化传统由来已久,从姜太公吕望受封齐地,到管仲相齐,浓厚的地域军事文化环境与时代问题相结合,催助了《孙子兵法》兵学的系统集成。

二、《周易》开启的对战争的伦理反思

1.思想的源头

《易经》中包含丰富的军事思想,特别是其中的坤卦、师卦、萃卦,对军事、战争有着鲜明的伦理态度,开启了中华文明对战争的伦理反思,给后来者确立了一个伦理文明的高度,《孙子兵法》直接继承了这一思考方向。

《周易》是《易经》和《易传》的合称,被认为是各门学科的发展源头,古代兵学也居其中。它被儒家奉为经典,主要内容多涉及普通大众的生活,与其他典籍最大的区别并不是文字佶屈聱牙、文意艰深晦涩,而是它通过语言来描述图案,具有“意象”思维。

曹魏时期王弼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这种结构体式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对孙子尤为明显。

孙子继承了《周易》的意思表达方式,摒弃了叙事和对话的文学体例,建立了一套独有的源于《周易》的概念体系,“一是重要概念取自《周易》,二是概念构成源于《周易》,三是概念体系依据《周易》。”

而最为宝贵的是,《周易》开启了从伦理角度认识和反思战争的优良传统,所以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兵凶战危有深刻的体验和反思,都主张不轻启战端,对争霸战争极为反感,对穷兵黩武谴责甚严。

首先,《易经》开启了关于战争的“以道观之”的传统。即并不是在战言战,在军言军的纯军事观点,而是要站在宇宙运行(“乾坤之道”)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周易·坤卦》云:“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说的正是春秋上下交战的不义状况。这种不义之战同时又意味着转机,道穷则变现,要促进事物向着合乎规律的方向发展,即促使战争朝着正义性质方向的转变。

其次,《周易·师卦》开启了统御军队的贞正之道——天下归心。师卦是《易经》的第七卦,整个卦讲的是如何统御军队、“师出以律”的事。《师卦》的彖辞说:“‘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意思就是说,以贞正之道来王天下,贞正就是上下一心,反映了《周易》对军事与民心的统一才是贞正之道的深刻体认。第三,《周易·萃卦》开启了预防和避免战争以维护和平正义的军事伦理传统。萃卦是《易经》的第四十五卦,发挥了师卦“刚中而应”的义理。萃即“聚”也,就是说要谨防变乱的发生,“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这里面包含着一个极为高明的捍卫正义的智慧,那就是不是空洞地反战、反对侵略战争,好战矜功,而是要立足于自身的军事整修,以震慑群邪,使之不敢作乱,这才是维护伦理文明的高明方式。管仲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就有这方面的道理,故孔子认为“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2.《老子》提供的基本范畴与方法

老子比孙子略早,他的一生都在思考什么是“道”,从伦理学角度来看,老子的“道”是行为准则,而“德”是行为准则的体现。围绕这个“道”,产生了他一系列的军事伦理思想,他的战争观是“兵者不祥之器”,提醒了孙子要谨慎对待战争。

他的利益观是“不争”,使孙子反思了战争的正义性。他的政治观是“无为”,孙子理解为“不消耗”,由此产生了“非利不动,非危不战”的实践理性。老子对军事伦理贡献最多的是为后人提供了“正-奇”、“无”、“赤子”等范畴和“柔弱胜刚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等“水”的柔性思想方法。

《孙子兵法》对《老子》中的概念和方法借鉴良多,并丰富和发展了这些概念和方法。老子提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孙子直接使用“正与奇”的概念,提出了奇正相生、正合奇胜的命题,孙子从军事学角度提出的“势”也有《老子》的“奇正变化”概念的影子。

孙子把老子提出的“无”的范畴具体化为军事中的“无形”和“能而示之不能”的思想,提出“胜于无形”的命题;孙子还发挥了老子“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比如赤子”的“赤子”概念的内涵,使之应用于军事管理,作为统帅之方、将兵之仁。

老子哲学对“水”德有着系统深刻的阐发,对“水”有独特的感悟,形成了“柔弱胜刚强”、“水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方法。“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这是对“水”的德性最高明的论述,孙子对这一思想方法颇为推崇,孙子说“兵形像水”,希望人能够效法水,以“不争”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以“善下”来克制争霸欲望。“为而不争”使孙子想到了“必以全争天下”的论断。

结语

古人说见人所不见谓之明,知有所合谓之智,《孙子兵法》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来到今天,历经了战火、也沐浴过和平,立足当下,它的人本思想、爱国思想、保民思想无疑对理政治国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

它的慎战思想、备战思想、速战思想是现代军事战略方针的充分指导;它的全国思想、全军思想、全利思想为利益走向道德铺架了桥梁;它的追求知识、追求实践、追求善境的理智德性弥补了空泛主义的不足。

《孙子兵法》不是成功学说,它的伦理思想给那些懵懵懂懂的政治家带来了警示,给那些耀武扬威的军事家带来了谦抑,给那些虚张声势的指挥官带来了鉴戒。它提出了制胜谋略,也留下了至善情怀,它崇尚势态哲学,也突显明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