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的王后是谁 惠文王王后最后的结局如何

2023-11-05 00:05 来源:蝶族生活网 点击:

秦惠文王的王后是谁 惠文王王后最后的结局如何

秦惠文王的王后是谁,惠文王王后最后的结局如何以上这些内容就由问历史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历史促进自己的成长。

秦惠王(前356年——前311年),又称秦惠文王或秦惠文君。嬴姓,名驷,秦孝公之子。嬴驷是战国时期秦国国君,他高瞻远瞩,胸怀国度大义,坚持变法和国度统一,称得上是一个真正有作为的帝王。历史上秦惠文王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诛杀卫鞅。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赢驷少时,因触新法而遭流徒,使他早年便能脱去宫室之气。他沉潜民间数载,对秦国新法有了独到的深化认识。秦惠文王和秦武王是一个积存力气的时期。秦武王在位时间短而且死得早,所以主要是秦惠文王为秦昭襄王成为霸主打下了基础。

前338年惠文王即位,惠文王上台做了三件大事,

1、处死商鞅。固然秦国在商鞅的管理下,变得越来越强大,但是商鞅的变法却极大地触动了贵族阶级的利益,疾速激起的阶级矛盾,又激化了秦国的各种矛盾,商鞅的存在也严重影响了秦惠文王的权威。但碍于商鞅因变法而声威远扬,这样平白无故杀害了商鞅,不好向世人交代。计上心头,赢驷就让一个叫公子虔的人,乘机捏造谣言说商鞅造反。机遇成熟之际,赢驷才把商鞅处以车裂之刑,解除了赢驷心头的大患,从而稳定了自己的权益和位置,但他并没有废弃商鞅的变法,可见秦惠文王的治国才干。

2、重用张仪,分化六国。张仪是个难得一遇的辩才,《孟子》论之曰: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诎,是之谓大丈夫。”可见张仪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仰仗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曾把孟子气死在齐宣王的大殿之上。苏秦张仪同是鬼谷子学生,苏秦合纵,张仪连横。苏秦张仪同是鬼谷子学生,苏秦合纵,张仪连横。张仪来到秦国之时就对秦惠文王许愿,十年之内定会使秦国变得愈增强大。张仪能说会道,在秦国一路升官,最后成为秦相。而在六国推行连横,使六国内乱,秦国从中渔利。

3、攻占巴蜀。秦国的强盛招致了魏、赵、韩、燕、楚五国分离攻击,西方义渠部落也趁机攻打秦国,在两面夹攻的情况下。秦王赢驷采用司马错的战略攻占南方的巴蜀,使秦国具有一个稳定的前方,而且获得巴蜀的产粮地域,确保了秦国的粮食产粮——这一当时重要的战略资源。公元前313年,又遣张仪自秦赴楚,施行反间计,诱使楚国绝齐。诱使楚军只身攻打秦国,秦国趁机埋伏进攻楚军,大败楚军,楚国从此一蹶不振。随后,赢驷又采用张仪的连横之策,对六个国度实行分化瓦解,使得六国联盟瓦解,为秦国一扫天下赢得了机遇。

王后魏纾:

秦惠文后魏纾乃魏国人,两人结识于秦惠文王去宋相王的时分。秦惠王四年(丁亥,公元前334年),惠文后来到秦国与秦惠文王联姻,时称魏夫人。惠文后魏纾,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305年,战国时期秦国王后,秦惠文王之妻,秦武王之母。公元前334年,惠文后魏纾嫁给秦惠文王。二人成婚后五年,大约公元前329年,秦武王出生了。秦武王出生的时分,秦惠王正在全力打通中原之路,于是为此子取名为‘荡’,寄予了称霸中原、荡平天下的厚望。所以,秦武王也叫“嬴荡”。虽说秦惠文王对嬴荡寄予厚望,但是嬴荡最终还是孤负了自己父亲的一片希冀。秦惠王十四年(公元前311年),秦惠王逝世,其子嬴荡继位,是为秦武王。本来母以子贵的惠文后魏纾至此便可以万事大吉的安享晚年,但因嬴荡本人喜好跟人比角力,即位后也丝毫不改,还将鼎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等人皆封做大官。秦武王四年八月(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抵达周王城,并与孟说竞赛举‘龙纹赤鼎’。要知道,古代的鼎简直就是一座小山,只需吃饱了撑着的才回去举鼎吧!就在秦武王将大鼎刚举过头时,大鼎压下来,致使秦武王胫骨断裂,没多久就与世长辞了。秦武王死的时分,也才20出头。因没有子嗣,各家兄弟纷繁参与争夺王位,惠文后魏纾则选择支持秦惠王的庶子公子壮,但赵武灵王派代郡郡相赵固迎立在燕国当人质的秦武王之弟公子稷回秦国继位,是为秦昭襄王。孟说则因煽动秦武王举鼎被诛灭三族。由于惠文后魏纾支持公子壮与秦昭襄王争斗,秦昭襄王继位之后,自然是不能放过曾经和自己作对的人。秦昭襄王二年(公元前305年)的时分,惠文后及公子壮被诛杀,只需秦武王的王后幸免于难,只是被赶回了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