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艳星,不为人知的一面

2023-09-24 02:22 来源:蝶族生活网 点击:

最美艳星,不为人知的一面

最近刷到一部豆瓣评分 9.5 的宝藏动漫短剧,一看就停不下来。

每集讲述一位女性的一生,她们中有的人赫赫有名,有的人默默无闻。

虽然只有短短 3 分钟的时间,带来的震撼却无与伦比——《她们的传奇》

她们的故事,刷新了我们一直以来,对女性自我价值实现的想象力的认识。

她们中有记者、有土匪、有演员、有灯塔管理员,有动物语言翻译者,还有犯罪现场微缩模型艺术家 …… 她们面临的境遇,也多少和今天的我们会产生一些连接和共鸣。

不过,虽然经历与选择大相径庭,但这些人生全都闪耀而传奇。

希望所有女性都来看看她们的故事,真的有被鼓舞到。

" 勇气与冒险不是男人专属 "

内莉 · 布莱的人生,开局就是一把烂牌。

她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贫困家庭,本名伊丽莎白。

从小丧父,母亲改嫁,酒鬼继父的日常除了喝酒就是家暴。

小内莉不仅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还要忍受来自继父的暴力。

好在,她终于说服母亲离婚,离开了那个噩梦般的继父。

不过,日子也并没有因此多好过,年仅 16 岁的她不得不为了生计奔波。

一次,她偶然间看到报纸上一篇诋毁职业女性的报道,声称:

" 女性成就不了大事,她们唯一能胜任的工作,就是生养孩子和干家务活。"

那时正处 19 世纪末期,这种论调屡见不鲜,甚至是社会主流。

可这惹恼了内莉,愤怒的她给报社写信,指责他们这篇报道的荒谬偏见和狭隘。

她清晰的逻辑和和优秀的文笔,给报社主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这样因为一次 " 怒怼 ",内莉得到人生中第一份记者工作。

然而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这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她比较关注社会问题和真相,但报社却总让她写一些关于时尚、园艺、烹饪等 " 女记者应该关注 " 的问题。

于是内莉离开了报社,只身前往纽约闯荡。

当时的纽约,有一个关于当地女精神病的可怕流言,说里面环境恶劣,病人们遭到虐待,但真实情况怎样,没人知道。

于是内莉参与了一个疯狂的计划:伪装成精神病人混入精神病院内部调查。

这个过程十分凶险,在病院里她受尽折磨,差点命丧其中。

但也正因她的以身犯险,病院内部糟糕的环境,骇人听闻的治疗手段,女病人遭受的非人对待,都被一一报道出来,引起一片哗然。

人们开始真正关心疯人院的卫生状况,和病人受到的待遇。

她那充满勇气的 " 深入虎穴 " 式调查,更是开创了调查记者的先河。

后来,功成名就的内莉,又有了新的想法。

彼时,约翰 · 凡尔纳的小说《80 天环游地球》大火,从中得到灵感的内莉,决定按照书中的路线出发,证实这一切是否可行。

最终,她用了 72 天就完成了,她创造了环球旅行的记录。

她的成功,给当时社会上的女性同胞们带来巨大的鼓舞:

原来女人可以像男人一样冒险,环游世界。

(内莉 · 布莱)

不过这个道理,另一位女性——迪莉娅在 50 岁的时候才明白。

迪莉娅 · 艾克利,原本是一个动物标本制作师的助手。

由于工作关系,她经常和对方一起外出冒险和打猎,寻找展馆内需要的动物标本。

后来,两人结婚了。

迪莉娅渐渐喜欢上了冒险,并且数次拯救了鲁莽丈夫的性命。

然而,救命之恩换不来相守到老。

就在迪莉娅 50 岁时,丈夫出轨了一名年轻女性,从而抛弃了她。

过了大半辈子同样生活的迪莉娅,突然迷茫了。

直到有一天她终于想通了:没有丈夫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自己一个人也是可以去冒险啊!

神奇的是,当她独自踏上旅程的时候,因为没有了丈夫这个 " 拖油瓶 ",她反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后来,她一个人独自穿越非洲,成了第一个独自穿越非洲的女冒险家。

她和当地人一起生活,同吃同住,还写了很多关于人种学研究的文献。

迪莉娅活到将近 100 岁,她的后半生丰富而精彩。

当回顾起自己 50 岁的变故时,她觉得那时候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迪莉娅 · 艾克利)

她们的故事,让小视不由得想起几年前在网上看到的一些言论,意思是把旅行作为爱好的女生,在婚姻市场是被减分的。

下面密密麻麻的回答,更是竭力说明女性爱好旅行是何种原罪。

但奇怪的是,男性似乎从未因这个爱好受到苛责,这是何等的偏见。

这两位女性一个用 72 天环游世界,一个独自穿越非洲。

她们的行为就是最好的证明,告诉我们:

勇气和冒险不是男人的专属。

而人生的冒险,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 容貌不是女性的限制 "

玛格丽特 · 哈米尔顿,被称为 " 美国最可怕的女演员 "。

从小,她就有一个做演员的梦想。

然而在一次次试镜中,得到的只有嘲讽:

" 长得那么丑,还想当演员?"

" 亲爱的,我建议你先去整整你的鼻子再来吧!哈哈哈。"

接连的打击,让她也开始怀疑起自己。

直到有一次,看着镜子中自己的鹰钩鼻子和夸张的尖下巴,她仿佛顿悟了一般:

自己需要改变的不是样貌,而是策略啊!

如果别人觉得自己长得可怕,那就更可怕一点吧。

她调整了试镜策略,开始频繁尝试一些可怕的反派角色。

后来《绿野仙踪》剧组寻找演员,导演一下子就看中了玛格丽特,让她扮演里面的反派巫婆。

有意思的是,剧组觉得她的造型不够夸张,还在她的鼻子和下巴上加了很多假体,让她看起来更加可怕。

事实证明, 他们没选错人。

玛格丽特用自己才华横溢的表演,塑造了成了美国影史上最成功的反派。

在广大女生都在忙着 " 服美役 " 的时候,她接受并坚持了自己的独特之处。

试想如果当初她真的去整了容,可能世上会多一个美女演员,却少一个堪称伟大的反派角色。

(玛格丽特 · 哈米尔顿)

另一位女性——海蒂拉玛,则截然相反。

天生丽质的她,年纪轻轻就成了好莱坞的大明星。

不过除了演戏,她从小就对各种发明有浓厚的兴趣,经常在自己的小屋里鼓捣东西。

如果没有成为一名演员,她可能去从事通讯方面的工作。

海蒂的第一任丈夫是个军火商,他经常与武器专家一起探讨先进的武器概念。

这个过程,海蒂被允许旁听,甚至帮忙记录。

因为傲慢的他觉得这些高科技的东西,女人怎么会懂,更别说海蒂这种漂亮的花瓶了。

殊不知,有电子通讯技术基础的海蒂,将这些会议信息都默默记在了心里。

后来随着二战愈演愈烈,海蒂逃离了支持纳粹的丈夫,来到美国好莱坞打拼。

当时好莱坞银幕的主流审美是金发,但海蒂在片中塑造的黑色卷发美女形象,打破了金发美女在银幕的统治地位,她被好莱坞誉为是 " 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 "。

同时,她也没放弃自己的研究爱好,无线电控制鱼雷则是她研究的主要方向。

但当时控制鱼雷的无线电只在单一频道上传播,很容易被敌方发现并干扰导致攻击失败。

海蒂此后一直在寻找将无线电信号加密的方式。

直到有一次,她结识了作曲家乔治 · 安太尔,在聊到这个问题时,安太尔提到或许可以用自动钢琴的原理来实现 " 跳帧 ",从而给信号加密。

这样一来,敌方就无法干扰和躲避鱼雷的攻击,从而会给战争带来巨大的优势。

他们用了两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项研究并申请了专利。

跳帧技术设计手稿

可就在他们兴冲冲地想把这项发明无偿送给美国政府时,却遭到了质疑。

军方认为,一个女演员加一个音乐人不可能研制出武器专家都想不出来的东西。

与之相比,他们对海蒂本人更感兴趣,并且劝说海蒂既然爱美国,就应该利用她的漂亮脸蛋,帮政府推销战争债券。

事实上,海蒂也真的去这样做了。

她通过 " 拍卖海蒂 · 拉玛的吻 ",募集到了 2500 万美元,用于支援美国政府打击纳粹。

只不过她的发明,早被美国人扔进仓库封存起来,不见天日。

直到数十年后,当以此为基础的 CDMA 系统被发明出来,并随之诞生了一系列诸如 Wi-Fi, GPS 和蓝牙等技术的时候,海蒂 · 拉玛的名字才重新被人想起。

此时,她已经 83 岁了。

2014 年,海蒂 · 拉玛入选了美国发明家名人堂,她也是唯一入选的女演员。

(海蒂 · 拉玛)

虽然海蒂 · 拉玛的一生从未因为她的发明而受益,但她始终无愧于自己所相信的那句话:

" 电影往往限于某一个地区或者某一个时代,而技术才是永恒的。"

而容貌,也许能限制别人对你的看法,却永远限制不了你的思想。

" 只要相信,我们就可以走得很远,非常非常远 "

梅 · 杰米森的童年在治安混乱的街区度过。

这里三天两头发生枪击事件,学校的生活也不尽如人意,作为学校里唯一的黑人女孩,她经常遭受同学们的嘲笑与欺凌。

唯一的安慰,就是电视上播放《星际迷航》的时候。

梅是这个剧集的忠实粉丝,常常幻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开着宇宙飞船在太空中漫游。

面对爱幻想的梅,父母常常告诉她:" 你是一个黑人,又是女孩,所以你必须加倍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她听进去了,于是加倍努力。

周围的黑人早早辍学,在贫民窟混日子,她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斯坦福,后来又拿到康奈尔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

毕业之后,梅成为了一名医生,去非洲支援医疗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她还拿到了科学、文学、工程学和人文学科等总计 9 个荣誉学位。

只不过偶尔仰望星空的时候,她总能回忆起小时候的梦想。

那个神秘的宇宙正在向她招手, 等待她的探索。

于是她向宇航局递交了申请,一次被拒绝就申请第二次,终于通过了选拔。

在经过严格的培训后,她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性航天员。

之后的梅投身教育事业,继续在不同的领域里发光发热。

对了,此外她还实现了一个儿时小小的梦想,就是参演了《星际迷航》,客串出演了自己在童年时最喜欢的角色帕尔默中尉。

真的很喜欢梅的故事,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所有人:也许环境会限制你,但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 只要相信,我们就可以走得很远,非常远。"

(梅 · 杰米森)

此外,剧集中还有许许多多女性的故事,每个都是一段精彩的人生。

比如法医学家弗朗西斯,因为针织的爱好创立了一个学科;

印度的土匪女王普兰,一生都在与不公斗争;

为家园战斗的罗赞,让侵略者对她的名字闻风丧胆 ……

同样,在这些闪耀的女性的背后,更是不难看出当时的社会环境,给女性的生存设置了多少障碍。

优秀的女运动员去参加比赛,体育协会甚至连路费也不给出。

天生聪慧,却以学校不教 " 如何成为家庭主妇 " 为由,不被允许读书识字。

11 岁被迫结婚,被强暴,生病被抛弃,还要被全村视为耻辱,扔到森林里自生自灭 ……

仿佛男性适当努力就能成功,女性想要成功甚至生存,都需要披荆斩棘。

她们面临各种唱衰与泼冷水:

" 女性不适合当火山学家。"

" 黑人女孩做个护士就不错了。"

" 女性的价值只有生育和做家务。"

" 你这么丑,做什么演员梦?"

" 你这么漂亮,怎么可能有真本事?"

……

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们的闪光才显得尤为珍贵。

她们却用自身经历说明,生而为女性,可以活得多么精彩,也不禁让人思考:

如果用三分钟来概括你的一生,你希望它是怎样的?

监制:视觉志

编辑:小   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