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界明星沦为瘾君子,再至阶下囚,卧底警察宋名扬大起大落的一生
警界明星沦为瘾君子,再至阶下囚,卧底警察宋名扬大起大落的一生
2007年吉林电视台都市频道播出了大型缉毒电视剧《生死英雄》,该剧讲述的是公安干警宋名扬只身潜入犯罪集团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经历千难万险之后成功将罪犯绳之以法的故事。电视剧中的宋名扬有勇有谋,铁血孤胆,最终功成身退。
当电视剧照进现实,现实生活中的宋名扬(化名,为保护人物隐私以下皆用化名)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不仅没能做到功成身退,甚至可以说是“声名狼藉”。从原来警界的天之骄子沦为嗜毒如命的瘾君子,再至阶下囚,宋名扬大起大落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终圆警察梦
1963宋名扬出生于辽宁抚顺,十岁的宋名扬因为警察曾帮他洗刷过“冤屈”,便立志要成为一名警察。那么,到底是受过什么“冤屈”让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立志要成为一名警察呢?
1973年的一个午后,宋名扬的父母刚一到家就发现家中被翻得乱七八糟的,宋母心一下就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了心中。她慌忙跑向家中存钱的柜子,不出所料,柜子被打开了,里面的钱早就不翼而飞。
宋母的第一反应不是家中遭了贼,“直觉”告诉她肯定是她儿子干的。
原来,宋名扬打小就调皮捣蛋,翻墙上房,上树掏鸟,下河捉鱼,什么调皮捣蛋的事儿他都干,因此,家中遭贼宋母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儿子。
气急败坏的宋母慌忙将正在外面玩耍的儿子叫回了家里,宋名扬刚到家,宋母就连忙追问他钱的下落。在得知母亲冤枉他偷拿了家里的钱之后,宋名扬立马就不乐意了,他大声地为自己辩解着。
母亲对他整天就知道瞎玩的“控诉”他尚且可以接受,但这种偷拿家里钱财的锅他打死也不背。
宋母见儿子反应这么大,竟没有半点心虚的表现,心想可能是冤枉了儿子。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安保系统也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监控设备之类的更是无从说起。眼见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被偷,宋家父母在多番找寻无果的情况下便报了警。
俗话说:“千防万防,家贼难防”,警察在来到宋家不久,便找出了偷盗钱财的真凶。原来,是宋名扬的一个哥哥时常带朋友到家中玩,一来二去,那个所谓的“朋友”便动起了歪心思,打起了宋名扬家存钱柜的主意。
在自己的“嫌疑”被警察成功摘除之后,宋名扬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委屈之余,他便下定决心长大之后要成为一名警察,为更多的人洗刷冤屈。
1973年,宋名扬一家从辽宁迁到北京,1983年的时候,20岁的宋名扬通过了北京市公安局的社会招聘,正式成为一名刑警。
宋名扬说:“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在那站着没人理我,真哭,有点光宗耀祖的意思”。当十年前的梦想终于实现的那一刻,哭,是20岁的宋名扬表达他激动心情最酣畅淋漓的一种方式了。
随后,他在日记中写到:“我将为我崇拜的事业去奋斗,是英雄,是狗熊,走着瞧吧!”
警界的“拼命十三郎”
宋名扬到他所在警局入职之后,他成了一个实打实的“拼命十三郎”,每次出任务他都是冲锋陷阵的第一人。而每次出任务他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没有结婚的都排到后面去,我先去敲门”,以至于时间长了,跟宋名扬一起出任务的队友都相互调侃道“跟宋哥出任务要排在哪儿就要看你结婚了没有。”
就是凭着这一股拼劲儿和不怕死的闯劲儿,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很快就得到了单位领导的赏识,很快,他所在单位的人都知道了“宋名扬”这个名字。
对于这么快就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宋名扬不以为然,他说:“警察跟普通人就是不一样,本身就是危险的行业,你怕这怕那,你就别干警察”。
宋名扬没有什么高尚的想法,他只是简单的认为,穿上警服就要尽到警察的职责,因此,没有什么危不危险一类的说法。
虽然每一次出任务他都是冲在最前面的人,但是他却不是有勇无谋的人,相反,他是一个心思缜密、逻辑清晰且极有耐心的人。
1986年的一个夏天,某个小区内闯进了一个当地流氓,在犯下滔天的罪行之后逃之夭夭。
受害者是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因为犯罪分子对当地十分熟悉,所以藏匿较好。在监控设备不完善且已经蹲守30天还是没有发现犯罪分子蛛丝马迹的情况下,所有查办此案的老刑警心里都直打退堂鼓。
但宋名扬没有放弃,他带着小姑娘从早到晚蹲守在街上指认嫌疑人。这种大海捞针式的寻找罪犯的方法虽然看起来不太现实,但是,这是当时唯一可用的“笨办法”。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蹲守进行到40天的时候,小姑娘在大街上辨认出了歹徒。
也因此,宋名扬荣获他从警以来的第一个“三等功”。
1990年,鉴于宋名扬工作上出色的表现以及善于交际的特点,宋名扬接受了一项领导指派的秘密任务——特情管理,也正是这一项特殊任务为宋名扬以后的卧底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谓特情管理简单来讲就是管理警方安插在犯罪集团内部的线人,警方通过线人传递的内部消息可以更快的破案。
特情管理是警方常用的一种破案手段,但同时也是一项开展起来十分困难的工作。
这项工作需要随时深入犯罪集团内部和犯罪分子打交道,为了取得犯罪分子的信任顺利开展工作,一些“包装”必不可少。
宋名扬彻底的对自己进行了改头换面,他不再以严肃刚正的警察形象出现而是以一个戴金表,开豪车,穿名牌的黑帮老大的形象出现。
当然,光是“徒有其表”还不行,必须得有两把刷子,为此,他专门学习了全国流氓黑话,暗语。一段时间之后,一个令人都闻风丧胆的黑帮大佬宋“大款”横行在京西一带。
因为特情管理工作是一项秘密开展的工作,为了线人和自己的安全,宋名扬通常只和队里的高层领导直接对接,因此,局里的同事基本上都见不到宋名扬,有的甚至都不知道宋名扬的存在。
由于宋名扬出色的特情管理工作,警方根据线人提供的内部消息迅速打掉了一批又一批的犯罪团伙,许许多多的犯罪分子被抓获,案件的侦破率明显提升,京西一带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由此,宋名扬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二个巅峰。年仅33岁的宋名扬先后立功十多次。
如果按照这样的轨迹发展下去,宋名扬的前途一片光明。但现实往往不会像电影一样按照指定的剧本进行。这一次,宋名扬从天堂跌倒了地狱,他的人生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深入毒窝,卧底潜伏
1996年,北京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起恶性案件——白宝山案。悍匪白宝山打晕了京西一家电厂的哨兵,抢劫了一支半自动化步枪,在逃跑的过程中又用此枪击杀了多名刑警。此事一出,全国哗然。
为了减少老百姓的恐慌,维护社会的安定,安抚民心,上级机关下达死命令:必须不惜一切代价迅速将白宝山捉拿归案!
同年4月,宋名扬从线人获得一条重要线索:住在朝阳区劲松一个叫“黑子”的人可能是潜逃在外的白宝山,得知此事后,宋名扬立刻将情况上报。上级领导高度重视,命令宋名扬马上安排线人接近“黑子”。
由于“黑子”生性多疑,且狡诈多端,于是宋名扬决定亲自上阵接近“黑子”。很快,宋名扬通过跟踪发现“黑子”经常出入一个窝点。于是,宋名扬再次以“宋大款”的名义打进了窝点,很快,他就发现事情不简单,“黑子”藏身之处不单是搞枪支贩卖,还是一个毒窝。
由于这个赌窝里面人人都是瘾君子,宋名扬第一次与这伙人正面交锋时自称是毒贩子。但贩毒却不吸毒的身份很快引起了几个小混混的怀疑,其中一个说到:“你不会是马爷吧?”(马爷是当时混混称呼警察的黑话)。
一听此话,宋名扬心头一惊,心想:“到底是哪儿漏了馅儿”?,很快,他便明白过来对方是在诈他。为了获取对方的信任,他把心一横,拿起毒贩身边的一包白粉就吸了起来。
因为之前抓捕罪犯的时候,他见过无数的瘾君子吸毒时的样子,自己在进来之前也做过相关方面的功课,因此,他的动作看起来十分的老练娴熟。对方见状,便没有再起疑。
毒品的味道让宋名扬十分的恶心,一直想吐,但却怎么也吐不出来,慢慢地,在毒品的作用下宋名扬的意识开始涣散。他深知他此行的目的,为了不耽误正事儿,他用烟头使劲儿的烫自己的大腿,甚至用小刀在自己的腿上划十字。
即使是这样,毒品带来的痛苦还是没有减轻,于是,他假装接了一个电话,一瘸一拐地跑到家中。
晚上,宋名扬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心里不断地安慰自己:“我连死都不怕,这玩意儿有什么不能戒的。”显然,此时的宋名扬低估了毒品的“威力”。
队里出警到河北抓犯人,夜里,宋名扬觉得十分的难受,起初他以为他是感冒了,当他发现他的手下意识的在随身携带的包里乱翻的时候,他就知道他是毒瘾犯了。
他开始十分的难受,那种像一万只蚂蚁啃咬的感觉令宋名扬难受到了极点,于是他连忙跟队里请了假,一路拉着警笛超速找到了以前接触过的一个线人,拿到了毒品。
在吸完第一口毒品的时候,宋名扬感觉舒服极了,这种体验也使得宋名扬开始害怕起来了。他觉得愧对他的职业,警察与瘾君子共存的现状更让他觉得耻辱。
于是,宋名扬请假回了老家抚顺。他把他染上毒品的事情告诉了家人,于是,家中奶奶,叔叔等人轮番的守着他。宋名扬毒瘾发作的时候,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通过满地打滚,大声的嘶吼以减轻毒瘾发作带来的痛苦,奶奶看到孙子这样,偷偷的躲起来哭了好多回。
在家里关了八天之后,大劲儿总算过去了。宋名扬心想没什么大问题了,心里又挂着工作,于是,便连忙返回北京继续工作。
1997年初,经过大半年的卧底,隐藏在“黑子”背后的人总算浮出水面,宋名扬以买枪的名义钓出了“新哥”之后,公安部成功将“新哥”抓获,并缴获了一把手枪,20发子弹。
此案侦破后,公安机关授予宋名扬“三等功”,只是宋名扬不知道,这将是他人生最后一次立功。
坠入深渊,万劫不复
“白宝山案”成功破获后,宋名扬被指派继续开展卧底工作,由于卧底工作少不了和毒贩子、瘾君子打交道,一来二去,宋名扬又陷入这个黑暗的泥潭。
俗话说:“嘴瘾易戒,心瘾难戒”,此后,宋名扬反反复复地吸,又反反复复地戒。
就在他深陷毒潭之时,他的家庭也危在旦夕。因为宋名扬的卧底工作导致仇家众多,因忌惮宋名扬,宋名扬的仇家便把仇恨和怒火转移到宋名扬家人身上。
宋名扬因工作的原因长期不在家,半夜的时候经常会有人向宋名扬家扔东西、敲门、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恐吓。半夜的时候,宋名扬的儿子和妻子从睡梦中吓醒过来。宋名扬的妻子是个温柔胆小的人,被恐吓时她便给宋名扬打电话,但宋名扬都几乎在外面执行任务,不能及时赶到。
等他执行完任务赶到家时,见到的是家里一片狼藉,妻子紧紧地抱着儿子坐在地上瑟瑟发抖,父亲在一旁沙发上无助地坐着。
随着宋名扬的仇家越来越多,宋名扬家人被恐吓的次数也就越来多。因为随时被半夜恐吓,宋名扬妻子晚上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时间一长,便出现了神经衰弱的情况,最终发展到了精神失常的地步。
宋名扬的儿子则更可怜,由于工作的原因,宋名扬很少陪伴在儿子的身边,又因为自己仇家众多,出于对儿子的保护,宋名扬便刻意和儿子保持距离,不经常与他亲近。
孩子年纪小,面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恐吓,父亲的疏离,母亲的失常,小小年纪的孩子开始以沉默来对抗他内心的恐惧,渐渐地,孩子也患上了自闭症。
家庭支离破碎,宋名扬同时也离深渊越来越近。由于长年吸毒的原因,宋名扬日渐消瘦,他不再是以前那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敢闯敢拼的“十三郎”,他变成了一个瘦骨嶙峋的毒虫。他成了他最痛恨的人:一个吸毒成瘾的警察。
2001年,北京分局实行末位淘汰制,宋名扬被淘汰出一线调整到了预设部门。如果说身体的日渐消瘦和职位的调动他没那么在乎的话,那么那些曾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的看法,他就相当在乎了。
作为警察,他深知警察对毒虫的看法,他想他的兄弟们大概也是这样看他的,因此,他深深地陷入了自卑之中。
2005年,饱受病痛和抑郁的宋名扬办理了病休,那年他才43岁,眼看着以前的兄弟已经干到了队长、甚至所长的位置,而他却要离开自己最爱的岗位。对比之下,他想到了死。
有一次,他已经为自己找好了位置,他想:“等这一针打下去,我马上就从这儿跳下去,一了百了。
当他站在楼顶准备往下跳的时候,他再次想到了自己的妻子、儿子还有自己七老八十的父亲。于是,他选择了“苟且偷生”。
毒品交易,锒铛入狱
2011年,宋名扬的人生再度受挫,他曾经的线人找到宋名扬希望宋名扬能够帮他弄一点毒品。
干了20多年的警察,宋名扬自然知道贩毒的后果。但身在其中,宋名扬知道那种毒瘾发作的难受劲儿,于是,宋名扬按约定好的地点将0.32克海洛因卖给了曾经的线人。
只是他怎么也没有料到这是曾经的线人为求立功为他设下的陷阱,于是,宋名扬被抓了个人赃俱获。
鉴于宋名扬交易的毒品数量少、犯罪后认错态度较好、也曾多次立功、又有公安部门出具的因公染毒证明等,最终,法院从轻发落,宋名扬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处罚金3000元。
人们常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然而,宋名扬却两次踏进同一条河。
在刑满出狱不久后,宋名扬因为同样的罪名再次入狱。这一次,也是因为以前的线人提供毒品,而这个线人也如法炮制,为求立功对宋名扬使用钓鱼法,而宋名扬也再度上钩。
这一次,宋名扬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2000元。
作为有着20多年从警经验的老刑警,宋名扬为何多次以身试法?宋名扬的的代理律师刘枫表示:“宋名扬太过于注重感情,讲义气”。
宋名扬也说:“我虽然退休了,但我不能卸磨杀驴”。在宋名扬心里,他和那些线人早已不只是相互利用关系,他们是生死之交的兄弟。
在我们看来,讲江湖道义,重兄弟感情,甚至于以身试法,似乎不像是一个公职人员,倒是更像是混黑道的。可卧底多年,对宋名扬来说,黑白界限怕是早已模糊。
2012年7月19日上午九点,一个将近80岁的老人一直守在监狱门口,他就是宋名扬的父亲。得知儿子今天出狱,老人早早就在监狱门口等着了,一直等到了下午五点左右,宋名扬才从监狱里缓步出来。
“回来了,儿子?”等了九个小时的老人只是轻轻的这样问了一句。
“嗯”。宋名扬也只是简简单单地答了一个字,然后两人一起走向了回家的路。父子俩之间只隔了一小段距离,夕阳打在老人的身上,影子就落在了走在后方的宋名扬的眼里。那是一个短短的影子,像极了宋名扬10岁时跟在父亲身后的影子。
这一天是宋名扬49岁的生日,这一天也是宋名扬的重生之日。
晚上回到家中,宋名扬看着空荡荡的房间,他走向了他的衣柜,拿出了柜子里唯一值钱的东西——宋名扬的警服,宋名扬静静的看着眼前的警服,一动也不动。
出狱后,不断有媒体前来采访宋名扬,宋名扬说:“我一直以为我会牺牲在工作岗位上,那样多好!留给家人的就不是屈辱而是光荣”。他还表示:“我希望媒体能够帮我说一句我不是警察败类,就够了”
结语: 回首往事,宋名扬并不后悔当初只身闯毒窝的决定,只是,再来一次,宋名扬不愿意家人再跟着自己承受那些不堪的过往。时过境迁,当年的英雄或许已经没落,但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不为人知的岁月里替我们负重前行的英雄。
参考资料:1. 2013年《冷暖人生》纪录片
2.凤凰卫视: 卧底宋名扬因公染毒,因贩毒获刑
3. 三联生活周刊《卧底警察宋名扬的黑白人生》
4.中国知网:一名卧底刑警的黑白人生;孙思娅;法律与生活
-
- 青岛籍明星一览~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他也是青岛银~
-
2023-11-16 20:39:28
-
- 伏明霞:3个孩子还小老公已70岁,自称嫁给爱情只是老公恰好有钱
-
2023-11-16 20:37:13
-
- 山西富豪,被好兄弟害死,儿子却花5千万娶女明星,败光百亿家产
-
2023-11-16 20:34:58
-
- 世界冠军何雯娜与陈一冰:交往前女明星插一脚,出轨后8年互撕
-
2023-11-16 20:32:44
-
- 川普最痛恨女法官去世!患癌症断肋骨也上班,和老公恩爱56年
-
2023-11-16 20:30:30
-
- 任素汐是谁的三?多大年龄了?
-
2023-11-16 09:45:30
-
- 没想到 11 月才过半,沈腾就这样败了路人缘,王劲松说的没错
-
2023-11-16 09:43:16
-
- 漫威史上最大亏损?《惊奇队长 2》中美两扑街
-
2023-11-16 09:41:01
-
- 她也开始演短剧了,是无奈还是大势所趋?
-
2023-11-16 09:38:47
-
- 这世道已经变得如此疯狂了嘛?
-
2023-11-16 09:36:32
-
- 唔西迪西是什么意思啊?唔西迪西和玛卡巴卡什么关系
-
2023-11-16 09:34:18
-
- 真要命,内娱这张嘴又火了
-
2023-11-16 09:32:03
-
- 卡巴耶娃是谁?普京和卡巴耶娃现在关系是什么?
-
2023-11-16 09:29:49
-
- 五寸照片有多大?五寸照片的尺寸有多大?
-
2023-11-16 09:27:34
-
- 郭富城演唱会被吐槽!哄抢雨衣歌迷打架遭喊"退票"
-
2023-11-16 09:25:20
-
- 赵丽颖个人资料是什么?赵丽颖的简介
-
2023-11-15 02:24:54
-
- 八两金个人资料简介 八两金个人简介
-
2023-11-15 02:22:40
-
- 张亚东的介绍-张亚东的个人资料
-
2023-11-15 02:20:25
-
- 乐基儿个人资料-乐基儿详细信息是什么?
-
2023-11-15 02:18:10
-
- 姚安娜个人资料简介身高 姚安娜个人资料简历
-
2023-11-15 02:15:56